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化解產能過剩的根本出路是創新,包括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組織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市場創新。現階段,我國化肥行業產能過剩,供需矛盾日益凸顯,作為化肥生產企業無疑也需要進一步加大創新力度,加快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實現企業乃至于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在產能過剩、市場低迷的嚴峻形勢下,創新成了化肥行業發展主旋律,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等成了企業絞盡腦汁不斷創新的關鍵點,一些企業在創新中贏得了發展機遇,但也有一些企業未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僅為增加銷售賣點創新產品,盲目跟風,一些甚至在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中炒概念,走彎路,錯失發展機遇。那么,企業究竟該如何創新方能在產品日趨同質化的市場競爭中擁有可持續競爭優勢?如何定位方能少走彎路,避免盲目創新?企業資源觀或許給我們以啟發。
企業資源觀理論認為,企業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資源的競爭。 不同的資源對企業競爭優勢的發掘和持續所產生的作用各不相同。巴尼(Jay Barney )是現代企業資源觀之父, 他認為,在公司之間可能存在著一種異質或差異,正是這些差異使得一部分企業保持著持續競爭優勢。同時強調,能夠成為企業持續競爭優勢之資源必須同時具有四個特點:價值性、稀缺性、不完全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
對企業而言,資源和產品是同一硬幣的兩面。資源可以看成是形成一個企業優勢和劣勢的任何事物。企業要保持持續競爭優勢,就需要創新,走差異化道路。因而,企業資源觀給我們創新發展帶來許多啟示:
一是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中,企業要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從企業資源視角來考察企業創新,以確定其創新的方向。僅從產品視角進行創新,贏得短暫的輝煌不是企業所追求的目標,只有獲得可持續競爭優勢才有望在國際競爭中取勝。企業應該告別撈一把就走的想法。
二是企業必須從自身及環境的特點出發,給企業定位,培育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每個企業均可專門從事某一領域,并在此領域成為最擅長者,獲得可持續競爭優勢。
三是創新要體現其價值性、稀缺性、不完全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一方面要從滿意度上體現價值,即在產品和服務上創新,讓客戶滿意。一般談到價值,企業更注重產品質量,優質是企業的一種持續競爭資源,然而這種價值屬性卻有一定模仿性。而滿意度也是企業的一種價值屬性且是難以替代的。要讓客戶滿意的前提就是提供讓客戶滿意的產品和服務。如金正大副總裁羅文勝認為,只賣產品是企業發展的初級階段,體現產品的價格,金正大賣價值而不是賣價格,價值體現在“產品+服務”上,通過細化的服務,為農民提供高產豐收解決方案,使農民每畝多花20元,多收200斤,這就是價值。另一方面要不斷創新技術,擁有引領行業發展的先進技術作為支撐,使企業獲得比其他企業更多的持續競爭優勢,并確保其市場地位不被替代。資源即便再有價值,一旦為大部分公司所擁有,它也不能帶來競爭優勢或者可持續的競爭優勢。而擁有引領行業發展的先進技術,具有難以模仿性。金正大十多年來先后承擔了多項重大科研項目,在復合肥、緩控釋肥、水溶性肥料及磷化工領域儲備了一批領先的技術和新產品,不僅企業自己得到快速發展,而且還引領了行業發展。同時,企業還要認識到,企業的信譽是通過企業內部長期積累而形成的,是企業的一種稀缺性資源。因而,企業在創新發展中要樹立良好的信譽,避免炒概念以及坑農害農事件的發生。
企業資源理論認為,一個企業只要能長時間維持高于其所在產業平均水平的經營業績,就可以認定這個企業具有可持續競爭優勢。作為新型肥料龍頭企業、高端肥料的引領者,金正大是行業創新發展的一個典范,2013年,在產能過剩的嚴峻形勢下,產品銷售增長率28%,領先行業平均水平,復合肥銷售連續四年第一。可見,金正大通過不斷創新,擁有了可持續競爭優勢。
創新是化解產能過剩的根本出路,但愿企業資源觀能給企業以啟發,找準方向,通過不斷創新贏得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