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貯前準備
1.1適時收挖
首先確定魔芋收挖最佳時期,當地上部分葉片由黃綠色轉為黃色,葉柄開始倒伏,地上部分枯萎后15--20天,可隨機選挖幾株預選種株觀察,離球莖基部5cm處葉柄上硬下軟,易脫落,脫落處光滑,表明已成熟,可收挖。如收挖過早,則導致產量降低和不耐貯藏。收挖過晚,由于地上植株已腐爛,標記不明顯,塊莖、根狀莖易被挖傷,導致染病爛種,同時由于進入初冬,霜凍出現,易造成凍傷。選擇天氣晴好、土壤干燥時收挖,在雨天或土壤潮濕時收挖的魔芋含水量大、傷口愈合慢,容易感染病菌。收挖時要做到輕挖、輕放、輕搬輕運,不要損傷表皮,要保護好頂芽。挖出的種芋應晾曬3--5天,以減少水分,增強種芋的耐貯性。
1.2精選種芋
留種用的魔芋,應是性狀好、具有本品種特征、適應性強、產量高、較抗病或耐病的種芋,由于種芋是病菌的越冬場所之一,所以貯藏前要對種芋進行嚴格精選,精選標準為:大小均勻,成熟度好,頂芽粗壯,表面光滑,無創傷,無病蟲害,色澤為上半部褐色、下半部淺褐色,重量100--150g,并將塊莖、根狀莖分類貯藏。
1.3種芋消毒
貯藏前對種芋進行嚴格消毒,這是控制種芋傳病的關鍵。在貯藏前應翻曬種芋3--5天,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00ppm農用鏈霉素液、40%福爾馬林200倍液或50%代森銨1000倍液浸種20--30m分鐘,取出晾干后貯藏。還可選用生石灰粉、草木灰、硫磺粉,分別按50:50:2的比例拌種。經以上處理可有效殺死種芋上的病菌,使貯藏更有效、安全。
2貯藏方法
2.1露地越冬貯藏
在冬季不太寒冷的魔芋產區常采用此種方法。應選地勢高、易排水、砂壤土質、當年魔芋長勢長相好、病蟲為害輕的留種地就地越冬。此種方法的優點是:第一,不需采挖、搬運、貯藏,可節省大量人力,同時減輕因采挖對種芋造成的損傷,避免病菌的感染。第二,使種芋保持新鮮,次年春季早發芽,提前出苗,有利增產增收。第三,對大面積留種安全有效。
具體類型有4種
①覆蓋法在植株自然倒苗后,冬前清除地表雜草及植株殘體,將表土輕輕鋤松3--5cm(要淺鋤,否則會損傷種芋球莖,如當年播種淺,覆蓋種芋的土層較薄的不宜鋤),然后用稻草、玉米稈、山茅草等材料覆蓋,厚度以15--20cm為宜,太薄起不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②培土法將土表雜草清除,然后培10--15cm厚的土層,要求土細、疏松。通過培土后增加土層厚度,來減輕嚴寒對深層土壤中種芋的影響,利于種芋越冬。對當年播種較淺或種芋被雨水沖露出地表的地塊,采用此法越冬效果較好。
③套種法種芋露地越冬期間,在繁種地塊上套種冬季作物,有保溫增濕,調節土壤水分和防凍的作用,以利于塊莖在地下安全越冬。在大關高山可套種麥類作物、豌豆,既充分利用土地,提高經濟效益,又利于種芋越冬。
④室內貯藏法:目前全縣魔芋種大都采用此貯藏方法,將精選好的種芋進行消毒、晾曬,待種芋表皮水分損失20%左右時,將種芋撿到竹樓薄層堆放,注意貯藏的溫度要控制在5-13℃,遇低溫魔芋貯藏室要加溫,以確保魔芋種安全越冬。
2.2土坑貯藏法
選擇避風向陽、土壤干燥的地方挖坑,一般坑深100--150cm,長、寬依貯種量而定,先在坑底及四周坑壁處鋪放10--15cm厚的干稻草,避免種芋與窖底或窖壁接觸,然后放入種芋,按一層種芋一層草擺放,厚度6--8層,之后在種芋上覆蓋一層稻草,再在稻草上覆蓋15--25cm厚的土。最后在坑四周開挖圍溝,以防雨水流進坑中。
2.3地窖貯藏法
在寒冷地區,可選擇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土質結實的地方挖窖,窖以能貯500--1000kg為宜。挖好窖后,窖內用藥劑熏蒸或草加硫磺點火進行消毒,閉窖悶窖2--3天,待窖內氣味散盡后即可將種芋入窖。使用舊窖,應將窖壁鏟去一層并消毒后再使用。貯藏時先在窖底鋪一層干稻草或河砂,將種芋頂芽朝上擺放,按一層芋一層草堆放,地窖的貯種量以地窖容積的一半為宜。種芋入窖后,應經常調節好窖內的溫濕度及空氣,種芋入窖初期應打開窖門通風換氣,嚴冬季節關閉窖門,但需留有通風孔利于氣體交換。春季氣溫回升應打開窖門通風透氣。
2.4室內砂藏及草藏法
①室內砂藏法可選擇細河砂、山砂或草木灰等,貯藏時將砂曬干(七八成干),在筐內、桶內或室內靠墻角處先放10cm厚一層干砂,然后放一層種芋,種芋平放,芽眼朝上,然后覆上一層干砂,將種芋蓋嚴為宜。這樣一層干砂一層種芋,堆放5--6層(根狀莖或小種芋可放多層),若堆放層次太多會壓壞底層種芋,或透氣不良。
②室內草藏法用稻草、麥稈、谷殼等,將其曬干后使用。堆放方法與室內砂藏法相同,一層草一層種芋,使干草充分包住種芋,避免種芋與貯藏容器壁或墻體接觸。
2.5室內自然堆藏法
在種芋數量相當大,而又無大窖房的情況下采用。可在室內用木架或竹架分層擺放,木架的層間距離為40--50cm,每層架上擺放種芋2層,然后在上面放一層干燥、透性好的覆蓋物以保溫。也可直接在地面上鋪一層10--15cm厚的稻草、麥稈等材料,然后在上面按一層種芋一層草進行堆放,以4--5層為宜,最后在上面覆蓋一層15--25cm厚的稻草保溫。
3貯藏期管理
加強貯藏期的管理,是達到魔芋種芋安全貯藏的必要保證,必須注意貯藏環境的溫度、濕度及通風條件,定期檢查,防止爛窖發生。
3.1貯藏前期管理
入窖30天內,是貯藏管理的關鍵時期。前期種芋呼吸作用很強,水分蒸發量大,易形成高溫高濕環境。此期應加強通風換氣,散熱排濕,使貯藏溫度在8--10℃,相對濕度在60%--70%,并注意病害發生,定期檢查種芋有無病變或腐爛,如發現應立即清除。
3.2貯藏中期管理
入窖后30天至次年2月初。種芋處于深休眠階段,呼吸及水分蒸發較弱,發熱量小,此期塊莖生理活動微弱,對環境十分敏感,易遭受冷害,保持溫度10--13℃、濕度65%為宜,以保溫防寒為主。
3.3貯藏后期管理
立春以后,氣溫逐漸回升,種芋的休眠已解除,呼吸加強,應避免貯藏溫度過高而促使頂芽萌發。此期應加強通風換氣,適當增加濕度,溫度控制在12--20℃,相對濕度80%左右。同時,針對會出現的外界低溫天氣應注意保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