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化肥行業競爭異常激烈,現在的市場是買方市場,嚴重的供大于求,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去年我國化肥的產量超過需求量一千多萬噸,使得行業競爭變得異常激烈,老的銷售政策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復雜環境,終端鄉鎮有代理商劃定區域的放羊式方式已滯后很多,現在的模式就是要搞營銷,搞服務,搞創新,連住經銷商的利,鎖住老百姓的心。
農資市場面臨洗牌,誰也不希望退出歷史舞臺的是自己,于是各種新奇銷售模式層出不窮,但如此環境同樣帶來了機遇。十八大三中全會后國家加大土地流轉的推進力度,家庭農場,各式的農業協會如雨后春筍般的發出了盎然生機,這些都是沖擊傳統營銷的巨浪,農資營銷人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營銷方式,出路在何方?
網絡下移,無縫隙銷售。就像化肥銷售,原來的鄉鎮二級商控制十幾個村,其中可能有空白村,但是也不讓別人銷售,設置隔離帶。每縣的十幾個鄉鎮皆如此,會有多少空白市場?因此網絡下移,開展無縫隙銷售才能打破傳統,增加產品占有率,把二級商升級為區域代理商,在空白區域開發建設由種地大戶為代表的工作站,由區域代理商管理,填補空白消除隔離帶。
當然在填補市場空白方面要專注農資營銷的核心價值。
其實農資營銷的核心價值就是讓老百姓多關注價值,少關注價格,不打價格戰,那么如何才能做好營銷? 我認為第一條就是提供優質的肥料,這是鐵定的規律,其他方面做的再好產品質量上不去,老百姓也不會買賬。再一個就是良好的服務,特別是售后服務,家電行業海爾因為服務做得好,在老百姓心中獲得了良好的口碑,所以在競爭白熱化的家電行業做到龍頭地位。幫助客戶開發網點管理市場,開展劇團演出、放電影講課、開農民會、有獎定肥等一系列宣傳促銷活動,給老百姓講解用肥知識、高產栽培技術等,讓客戶賣著我們的肥料放心,讓老百姓用著我們的肥料舒心。
土地流轉造就的家庭農場、農業協會將來會打破當前營銷模式,即農資營銷中間環節弱化,由企業直供。目前以魯西為首的企業開始獨立運營電商直銷,網售化肥直供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種植協會等,打破了傳統的營銷模式,迎合了新形勢下的農資營銷趨勢。
當前惡劣的市場形勢既有挑戰也有機遇,只要農資人抓住機遇,不斷的營銷創新,給客戶做好服務,一定會在逆境中創造奇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