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稻田選擇 宜選擇排灌方便,田面平整,耕層深厚,水源充足,水渠通暢,保水保肥力強的稻田。早稻收割前5~7d保持薄水灌溉或濕潤狀態稻田,一般不選受旱田、沙質漏水田,耕層淺薄的淺腳田。亦不選當年曾發生田埂崩塌田,以及惡性雜草(如馬鞭草狗牙草等)重發田或長年積水田塊作免耕栽培。
2 收割早稻 早稻成熟后,選晴天采用鐮刀人工割稻,留稻樁高度5~ 10cm ,盡量低留樁,不宜機械收割。收割完后即時開溝排干田間水。
3 施藥除草 收完早稻、排干田水后當日或次日,宜晴天采用20%克無蹤SA250~300ml/667㎡(下同)+1~ 2kg 碳酸氫銨+ 50g 25%噻嗪·異丙威WP兌清水(不可用泥漿水)30~ 45kg ,全田(包括田埂田坎)均勻噴細霧,防除田間雜草殺滅稻樁腋芽,以及存留于田間和田埂田坎的稻飛虱和葉蟬等害蟲,噴藥后4h內遇雨淋必須補施藥。
4 灌水泡田 于噴施化學除草劑次日灌水入田并檢查修復(補)田埂漏水孔洞,灌水深度以淹沒稻樁為度。深水泡田2~3d后排水或自然落干至適宜移栽插秧水層( 3cm 左右)。
5 適施基肥 免耕田基肥施用量一般占總施肥量的35~40%,有機肥配化肥。可采用腐熟后加工成粉狀的有機500~ 800kg /667㎡(下同)撒施或腐熟人糞尿液肥500~ 1000 kg 撥澆;配氮磷鉀含量為 16-10-16 復合肥20~ 25kg 撒施,或磷酸二銨 15 kg 氯化鉀5~ 8kg 混和后撒施。
6 移栽種植 宜采用6.3~7.3葉齡濕潤育秧秧苗大苗移栽,當天起苗當天栽種,盡量帶土移栽,采取手工插秧至稻樁孔間,栽牢栽直,避免飄苗。插植叢數1.6~1.75萬叢/667㎡為宜。
7 除草追肥 移栽后5~7d選用具有芽前芽后雙重除草功能的除草劑,如1%草克星WP7~10g /667㎡(下同),或0.35%金田園(金稻龍)藥肥GR10 kg,配三元素復合肥20~25kg淺水層撒施追肥除草,施肥(藥)后,保持 3cm 左右水層5~7d內不排灌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