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農資行業確實有點風氣不正,假冒產品層數不窮。國家農業部門就對這一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整頓。“今年3月底或者4月初將對首批環保核查名單進行公示,如果期間企業沒有被舉報,5月份將正式公布首批環保核查通過企業名單。”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副主任朱偉娟表示。
由于國內草甘膦生產廠家眾多,草甘膦廢液問題日益突出,對農業面源的污染也越來越嚴重。為了解決此問題,環保部聯合中國農藥工業協會于去年6月份啟動了草甘膦環保核查,原計劃是去年年底公布第一批環保核查通過企業名單。但因為在環保核查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未曾預見的難題,環保核查的過程相對延長。盡管如此,環保壓力并未減輕。據了解,受制于環保壓力和原材料甘氨酸價格上漲,目前草甘膦主流報價在36500元/噸,比年前上漲了近7000元/噸。
原材料甘氨酸價格上漲致草甘膦成本上升近1160元/噸,同樣迫于環保壓力,甘氨酸的生產受限,供給緊張,有行業人士表示目前幾乎拿不到貨。據了解,2013年國內甘氨酸產能降至34.1萬噸,總產量29.9萬噸,產能利用率為88%,供需達到緊平衡狀態。供不應求導致甘氨酸價格大幅上漲,目前價格14500元/噸,較年初上漲了近2000元/噸。如此算來,由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草甘膦成本上升近1160元/噸。因此,草甘膦價格上漲實屬必然。國內草甘膦的生產工藝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甘氨酸為中間體的甘氨酸法,一種是以雙甘膦為中間體的IDA工藝。國內有近70%的工廠采用甘氨酸作為生產草甘膦的原料,如新安股份、四川福華等草甘膦生產大鱷均采用的是甘氨酸工藝。如此看來,作為主要的原材料,甘氨酸的供應短缺將抑制草甘膦行業的開工率,限制草甘膦的行業供給,在目前草甘膦庫存較低,而需求較旺盛的情況下,草甘膦價格還有很大上升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