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大經濟的發展,美麗鄉村的建設已經是初具規模,但是經濟發展帶來的處理財富之外還有污染。由于近幾年農藥行業的發展,農作物的的種植過程中農藥占了40%地位。這就造成了農藥包裝的污染。在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的農藥瓶子農藥包裝。“見山水,記得住鄉愁。”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生態環境建設的期望與要求。這是一個大課題,幾乎涉及了我們生活與生產的每一個方面。和農藥的生產、使用環節相比,農藥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和對環境的影響遠未能引起社會的重視。為此,中國農資傳媒、《中國包裝工業》雜志社聯合對農藥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問題進行了調研,梳理農藥包裝在使用過后的的回收途徑。如果說農藥的使用對食品安全產生是直接影響,農藥包裝隨意被丟棄對環境和農產品的二次污染問題則是隱形的,特別是對土壤和地下水源的污染,嚴重威脅著生態環境和農產品質量安全。
近年來,全國每年農藥制劑需求總量為250萬噸左右,每年產生的農藥包裝廢棄物以容量為250毫升計有100億個之多。據中國包裝聯合會理事、上海市包裝技術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金國斌統計,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農藥生產國,農藥原藥品種250多種,制劑品種3000多種,制劑年生產量120多萬噸,其中2/3為液態制劑,農藥總產能是市場需求量的3倍。目前,我國60%農藥采用玻璃瓶包裝,塑料瓶包裝占20%,另外20%是用軟性復合袋包裝。由于玻璃瓶和塑料瓶包裝都有許多缺點,國家推行以塑代玻計劃,農藥包裝趨勢是以塑代玻、以袋代瓶。所有使用復合軟包裝袋的農藥都是小劑量、輕量化的包裝。大多數是每袋10到20毫升(毫克),袋子的大小約80毫米寬、100毫米長。每個這樣的袋子要用0.016平方米的復合膜,也就是每1平方米的復合膜可以做62個這樣大小的袋子,因此每1平方米的復合膜可以包裝1.24公斤(升)的農藥。按照年產量120萬 噸 農 藥 中 的 25%即30萬噸農藥計算,使用這種復合軟包裝袋,則需要2.42億平方米復合膜。農藥包裝已經成為包裝行業中具有較高利潤增長點的產品。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農藥屬于危險品,我國對農藥包裝質量標準非常嚴格。國家標準《農藥包裝通則》(GB3796-2006)規定了農藥的包裝類別、包裝技術要求、包裝件運輸、包裝件貯存、試驗方法和檢驗規則,其中引用了《GB 20813-2006——農藥產品標簽通則》、《GB 4838-2000——農藥乳油包裝》等涉及危險品包裝和檢驗的近13個相關國家標準。特別強調了農藥包裝的穩定性、不透過性、抗沖擊性、耐腐蝕性、防滲漏性等指標,我國從包裝材料到生產工藝、從包裝膜材料到耐腐蝕油墨,甚至膠黏劑都有相當深入的研究成果。合格的農藥包裝確保農藥的運輸和使用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