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藥渣變身 生物肥料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1-8-12 |
制藥工業一直是環保問題的大戶,此前哈藥總廠的“污染門”一度鬧得沸沸揚揚。除了知名的“污染大戶”化學藥,傳統的中藥產業同樣面臨著嚴重的環保問題。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中藥企業有1636家,占全國醫藥行業企業的32%,其中中成藥企業1283家。醫藥行業前3O強中,以中藥產業為支柱的企業約占一半。這些數量眾多的中藥企業每年要消耗植物類藥材7O萬噸左右,隨之產生的植物類藥渣高達數百萬噸(含水分)。
如果不及時處理,這些藥渣會腐化變質,散發惡臭、滋生細菌,而傳統集中堆放或掩埋,以及焚燒等處理方式也都會造成環境污染。 面對這一行業難題,廣東的一家中藥企業開始試水一種全新的處理方式,將藥渣變成肥料,試圖變廢為寶。 【現狀】藥渣處理成中藥企業發展難題 “我們最早也是焚燒藥渣的,對空氣污染比較大,搞得周圍居民都很有意見。”廣東一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勝告訴南方日報記者,作為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大型高科技醫藥民營企業,一力集團2009年投入資金1.3億元,建設了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中藥現代化提取生產基地,年產達到了2萬噸。 據專家介紹,目前對中藥渣的兩類處理辦法中,作為廢棄物集中堆放或掩埋會占用大量的土地,產生大量有害腐敗氣體,而且對地下水也有污染;而將中藥渣進行曬干后焚燒則會產生大量的煙塵、二氧化碳等污染物,造成大氣環境的污染。曾勝介紹,由于植物藥材中可被提取的有效成分平均只占5%,藥材的大部分都會成為藥渣。一力集團每年產生的藥渣多達5萬至10萬噸。在焚燒行不通之后,這些藥渣每年僅垃圾運輸費一項,就高達100多萬元。另一方面,對垃圾填埋場的大量占用、對抗污染的高技術處理要求和費用,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藥渣腐敗后會引發蚊、蠅、鼠、蟲的孳生,成為瘧疾、血吸蟲病、乙型腦炎、霍亂、痢疾、傷寒、肝炎等多種傳染病的溫床。 1987年底,當時人口不到10萬的安徽巢湖市曾在離市區幾公里的地方建了一個垃圾堆放場,因城市垃圾可以當肥料,甚至獲得了附近不少村民的歡迎。然而,簡單堆放未作無害化處理的垃圾產生有害物質滲濾液,使周邊十多個村莊水源被污染,大量村民患上乙肝、膽腎結石及5號病。十幾年后的2000年,這個垃圾場被200多位村民堵住,爆發了持續二十幾天的“拒絕垃圾事件”。 【機會】生物有機肥料蘊含巨大商機 “我們后來發現,附近很多菜園對肥料的需求非常大。”曾勝說,由于其生產基地所處的廣東四會市擁有大量的蔬菜種植基地,許多菜農都很愿意拿一力集團的藥渣做肥料。這些經過提取中藥有效成分后的藥渣,留存多種有機養分及一定量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氨基酸、粗蛋白、粗纖維以及硅、錳、鋁、鋅、鋇、鉻、鎂、鐵等多種無機元素及少量的維生素,極具開發利用價值。 事實上,藥渣是一種極為安全的優質有機肥原材料。作為一種植物源性材料,藥渣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又在生產過程中也不會造成環境的二次污染。 權威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化肥年使用量在一億三千萬噸左右,化肥的使用對我國農業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長期大量使用化肥也帶來諸如環境污染、生物多樣性喪失、食物殘毒遺留、土壤質量下降、自然景觀惡化等各種問題,引發了對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等問題的反思。 為了解決化肥使用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帶來的難題,當前發達國家興起“生態農業”、“有機農業”,將有機農業作為一個有效解決方案進行推廣。目前國際上有100多個國家都在發展有機農業,每年約增長20%,是食品行業中最為活躍的一個領域。2007年有機產品認證總面積達到3100萬公頃,有機產品的國際貿易額達到600多億美元。 作為有機產品主要消費國家的歐盟、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地區,有機產品約60-70%要依靠進口。這為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和農產品出口大國出口有機產品帶來了發展機遇,也為有機肥料的使用和推廣帶來良機。 目前,我國有機產品的生產也已初具規模,并將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期。據預測,在未來10年,中國有機產品生產總量年平均增長將達到30%—50%,中國將成為第二大有機產品生產國和第四大有機農產品消費國。 由于生物有機肥的諸多優勢逐步被人們認可加上國家政策的傾斜,2004年就有專家估計,未來市場生物有機肥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長,到2015年將超過1500億元。廣東等沿海城市經濟作物種植多,出口量大,對于肥料的使用有嚴格要求和限制,相對于其他地區有機肥銷量上升趨勢更快。 【模式】藥渣回收利用再循環 據曾勝介紹,這個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1.45億元,建成后將直接對中藥提取基地剛剛出罐的中藥渣進行環保處理,每年能處理中藥提取廢棄物15萬噸,得到附屬產品可作為有機肥源。 整個項目采用了國際先進的高溫分解技術,整個滅菌分解工藝在密閉的反應罐中進行,備料、粉碎等工藝操作則在帶負壓排氣的密閉車間進行,以及系統外加的除臭除塵設備。借助最佳的生產工藝、嚴格的污染處理技術和管理措施,藥渣項目不僅能減少有機原料及其養分的損失、保證有機肥的質量,還能解決臭氣、粉塵、蚊蠅等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為有機肥料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目前,一力集團已利用提取基地藥渣完成了環保處理試生產。生產的有機基質經廣州微生物鑒定所檢測,總養分含量符合及內標要求,遠遠超過國家行業標準,,是極為優質的有機肥源原料。 曾勝透露,現在普通有機肥市價已經超過1000元/噸,按定價為1000元/噸計算,年生產15萬噸,銷售收入將達到1.5億元。而項目測算下來成本只要300元/噸左右,利潤非常豐厚。若2013年6月后獲得生物有機肥登記證,生產生物有機肥,市場價格可高達2000~4000元/噸,其經濟效益將更加可觀。 “我們的目標是做到全產業鏈的零廢棄。”曾勝說,對于擁有國內最大中藥提取基地和上萬畝中藥種植基地的一力集團而言,藥渣回收項目產出的有機肥可以提供給公司現有的中藥材種植基地使用;而中藥材種植基地的藥材則供給提取基地使用。“這樣就可以實現變廢為寶,把中藥行業同中藥種植業有機結合,使藥材種植——藥材提取——有機肥制造之間形成一個綠色的循環經濟產業鏈。” 盡管由于一力集團的有機肥源原料藥渣自有,在成本上大大優于其他公司。但其選用的綠色技術已經很成熟,這無疑為中藥行業發展綠色循環經濟提供了一種實用的新模式和新思路。而對于周邊農戶來說,這種優質的有機肥更是解決了其一大問題。 “雖然還沒投產,已經有很多種植專業戶找上門來預定了,我們現在正考慮下一步開發飼料添加劑。”曾勝說。 ■廣東經驗 產學研合作 開發循環經濟項目 在廣東四會、廣寧、懷集、清新、英德、肇慶等沙糖桔產區,目前超過七成的桔農常年施用有機肥。龐大的市場需求和成長空間讓一力集團開始尋找將藥渣“變廢為寶”的技術,與華南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等多所科研機構尋求合作。最終,一力集團與臺灣百威國際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合作,開發了“中藥提取廢棄物環保處理循環經濟項目”。 ■數據 中藥企業年產植物類藥渣數百萬噸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中藥企業有1636家,占全國醫藥行業企業的32%,其中中成藥企業1283家。醫藥行業前30強中,以中藥產業為支柱的企業約占一半。這些數量眾多的中藥企業每年要消耗植物類藥材70萬噸左右,隨之產生的植物類藥渣高達數百萬噸(含水分)。 |
![]() |
![]() |
相關閱讀 |
尿素:節后市場價格調漲乏力 |
化肥上市公司三季度季報陸續公布,企業業績憂喜參半! |
河北冀州開始運行測土配方施肥專家推薦系統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