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對生長環境要求不是非常的苛刻,就黃姜的習性來說,黃姜耐瘠薄,崗岳地,各種土壤均可種植。黃姜耐旱,輕度偏旱,不影響生長,近幾年淅川縣寺灣、荊關鎮農民積極發展,出現了高產高效產姜大戶早日走向致富路。那么黃姜的種植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可科學方法呢?今天我們就這個黃姜的種植方法進行詳細的說明,如下:
1、科學選種
一是黃姜根狀莖的不同部位皂素含量不同,發芽的能力也不同,一般離母姜越遠,年齡越小的姜塊發芽能力強,所以在生產中要選用離母姜遠新生的部分作種用。選種應在播種前進行,選擇新鮮、粗狀、生活力強、無凍害、無病害的根狀莖,每段4—5厘米,每畝125—150公斤即可。
二是種姜貯期應越短越好。從上年11月份到來年4月上旬,都是黃姜的適宜收挖期。同時又是黃姜的適宜種植期。一邊挖一邊埋種則更好、更省力、發芽率高。
2、整地、施肥
一是整地:選擇光照好、保水肥力強、土層深厚、疏松、又能排除積水的地塊。
二是施肥:每畝地施1000——2000公斤腐熟農家肥或餅肥100——200公斤。通常的做法:每畝施有機肥1000公斤、加磷肥50公斤、加氮肥30公斤、加鉀肥20公斤、加40%甲基異硫磷2兩拌濕潤土50公斤均勻后用基肥,一次性撒入土表,翻于土中。
三是打畦:一是單溝雙播種:按2尺分廂,在廂面正中開出一條播種溝,溝深7.5寸,溝寬1尺,在播種溝內的兩側各擺放1行黃姜種。二是單溝單行播種,以較窄的距離,通常1.2 尺分廂,在廂中間僅開1條播種溝,溝深7.5寸,溝寬6寸,溝內只放置1行黃姜種。三是每畝植6000—8000穴,埋植深度6—8cm,把姜放入穴中,澆水封穴。
3、除草滅蟲
一是二年生的黃姜田,要及時清除田間干枯的莖葉,將其帶出田外進行火澆和深埋,消滅寄生在殘體中的蟲卵和病菌。
二是二年生的黃姜田,在萌芽前,要除凈各種冬生雜草,如冬生燕麥、早熟禾、豬殃殃、小薊等。禾本科雜草利用35%穩殺得乳油,每畝50毫升,兌水40公斤噴霧或10.8%的蓋草能20-30毫升/畝,兌水40公斤噴霧,對闊葉雜草無效。避免與黃姜爭肥、爭水、爭光、爭空間等。
4、搭架
幼苗長到30cm左右時,應搭架,3—4個架桿上部可綁在一起,形成三角架,即使有風雨,架桿也不會倒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