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化工報記者了解,我國有草甘膦生產企業近200家,總產能超過100萬噸/年。2013年總產量逾50萬噸/年,約占世界總產量的80%。產能嚴重過剩,企業惡性競爭,草甘膦價格大起大落,部分企業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降低生產成本。
南通江山農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關人士認為,通過核查的4家企業可能獲得國家扶持和優惠政策,下游客戶和渠道會進一步向其集中,企業開工率將會提高。而未通過核查的企業可能面臨一些限制。草甘膦的生產將日趨集中化,供應也可能進一步縮窄,將對后期市場止跌反彈形成強有力的支撐。
對于未來的環保核查,業內人士也提出了期望和建議。由于此次環保核查是“自愿”進行,部分企業表示,希望未來進一步加強核查的約束力、強制性,擴大核查范圍,使其更好地發揮作用。“環保核查對行業發展能起到多大作用,關鍵是要看有沒有后續配套的政策和具有可執行力的措施出臺。”江蘇優士化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兆云說。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有關人士提出,目前納入環保核查的還基本都是大企業,建議各地方環保部門對小企業加大核查力度。
作為中小企業,湖南衡陽萊德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西紅表示:“雖然我們屬于小字輩企業,但公司嚴格按照國家環保部核查相關規定,先后投入2000多萬元上環保設施,目的就是想活下去。也希望國家能夠給符合產業政策、環保政策和區位優勢明顯的中小企業一條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