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某媒體發文稱:國際農藥賽場競爭激烈,中國隊的優勢不多。農藥行業“狼來了”的論調再次引發行業熱議。誠然,隨著跨國公司專利化合物大舉進軍中國農藥市場,在水稻等作物上快速搶占先機。國外公司培育中國農民用藥的技術成熟,加上其優秀的推廣模式和品牌效應,讓行業內人士感到兵臨城下。我們靠何反擊?筆者認為,隨著農藥行業整合加速,產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加上解決方案營銷和技術營銷模式成熟,我們有能力面對競爭。事實也證明,在作物解決方案時代,國外公司也在主動尋求與國內企業合作,作物解決方案就是我們競爭的關鍵所在。
前幾天,筆者參加標正作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廣東省臺山市舉行的“頂妙四大名捕”水稻增產方案驗收,經過現場測產,我們欣喜地發現,使用國產農藥的方案與使用進口產品的方案增產效果同樣明顯。除增產外,每畝地用藥成本還能節約25%,大大降低了農民的負擔。筆者現場與多位包地5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交流時發現,農民并不關心進口產品還是國內產品,農民需要的是技術和服務。誰能幫農民解決病蟲草鼠害,誰就能贏得客戶的心。
當我們還在習慣講某個產品質量的時候,行業實現了由產品到作物方案的變革。跨國公司也在做方案,他們將全球的植保和種子業務合并,將以產品線為導向的業務模式重組為以作物為單元的業務模式。在中國,無論是跨國公司還是先行探索的國內企業,都還沒有完美的方案,都在探索中,也都面臨著因地制宜、產品整合等問題。也就是說,在方案競爭中,大家機會均等。
大家越來越認可作物解決方案的推行是農藥企業的道路和未來,隨著作物解決方案的理念越來越被企業所接受,肯定會有部分企業搶占先機。但是如何真正將作物解決方案從理念變成實踐,需要克服的困難和挑戰非常多,農藥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任重而道遠。換個角度,通過在作物解決方案上的競爭,也許會遮蔽國內產品與國外公司產品在質量上的差距。我們在作物解決方案方面需要創新,畢竟創新才是變強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