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黃斑病最初出現(xiàn)在比較幼嫩的蔗葉。發(fā)病初期,嫩葉產(chǎn)生黃色點狀病斑,不規(guī)則形,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小斑點連成不規(guī)則大病斑,黃色病斑形成后在病斑正反面出現(xiàn)赤紅色小點,逐漸擴大,使葉片大部分變?yōu)槌嗉t色。嚴重時,全葉變赤黃色。病葉先從葉緣開始干枯,最后整個葉片自上而下枯死。天氣潮濕時,病斑中紅色小點出現(xiàn)的同時,病斑背面長出灰白色霉狀物。
(1)理搭配不同成熟期的品種,及時剝除病葉、枯葉,以改善蔗田小氣候,通風(fēng)透光,降低蔗田濕度;病葉、枯葉要及時收集處理,以免病菌孢子飛揚傳播開通排水溝,及時排除漬水。
(2)意氮、磷、鉀合理配合施用,嚴防偏施、過施氮肥,病區(qū)在雨季到來之前,適當增施鉀肥,提高抗病力。
(3)藥劑防治:田間發(fā)病后,及時對發(fā)病中心噴藥,可用如下藥劑:75%百菌清+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l:1)1500倍液;40%三唑酮·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30%氧氯化銅+70%代森錳鋅(l:l)1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2%松脂酸銅乳油600—800倍液,間隔7—10天噴l次,連續(xù)3—4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