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行業經過2008年的高速增長后,又經歷了兩年的平緩發展期,2011年,隨著《農藥產業政策》的實施,《“十二五”農藥工業發展專項規劃》出臺以及《農藥管理條例》的修訂,農藥企業也經歷著重重考驗。
虧損企業數量增加,總利潤增加 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布數據顯示,1-6月份農藥原藥制造虧損企業達83家,同比增長5.1%,虧損面高達10.7%。虧損額高達3.7億元,同比增加105.9%。如此大面積虧損似乎讓農藥企業蒙上了衰退的魔咒,但另一方面,農藥利潤總額依然可觀,高達53.7億元,同比增長17.2%。
上市公司三成虧損,虧損額減少 根據農藥上市公司公告數據,2010年全年有四成農藥上市企業虧損,2011年上半年半年度公告數據略微樂觀,企業虧損面減少,虧損額度也大幅減少,同時,農藥上市公司利潤大幅增長。 紅太陽、華陽科技和威遠生化都扭轉了2010年度地虧損局面,尤其是威遠生化,2011年上半年的利潤額高達1700多萬元。諾普信和錢江生化2011年上半年利潤額遠遠超過了2010年全年利潤,同時,揚農化工、藍豐生化和沙隆達也表現出了可喜的利潤額。
農藥企業兼并重組加速 《“十二五”農藥工業發展專項規劃》中明確規定,要提高產業集中度。通過兼并、重組、股份制改造等方式組建大型農藥企業集團,推動形成具有特色的大規模、多品種的農藥生產企業集團。培育2~3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近幾年來,部分農藥企業通過上市來獲取更多資金,長青股份和藍豐生化于2010年上市。已上市公司有也紛紛通過兼并收購,搶占市場。比如,制劑龍頭諾普信近年來逐步通過兼并福建、山東等地的農藥公司來實現產品品種的豐富及銷售領域的擴張,通過參股常隆化工實現了向上游原藥產業鏈的延伸。新型吡啶類農藥企業利爾化學則通過對江蘇快達農化的收購,使其業務從單一的氯代吡啶類農藥原藥擴展了含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三大類七十多種產品,同時銷售領域也從四川向沿海地區發展。中國化工集團公司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中國化工農化總公司更是囊括了沙隆達集團公司、山東大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江蘇安邦電化有限公司、江蘇淮河化工有限公司
佳木斯黑龍農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農藥龍頭農藥企業。
農藥投資速度放緩,資金投向更加優 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布信息稱,受我國農藥行業結構性過剩、競爭日趨激烈等因素影響,農藥行業盲目發展的勢頭有所減緩。今年1-6月,農藥行業累計完成投資125.7億元,同比下降4.1%;施工項目388個,同比下降12.6%;新開工項目217個,同比下降14.6%。
總之,從政策導向、企業行為和市場表現來看,都表明了農藥行業正積極走向逐步加快的調整階段,其中,那些高毒農藥品種、環境污染嚴重、規模小利潤低的農藥生產企業必將淘汰出局,而擁有很強的自主創新能力、產品結構優化以及節能環保的農藥企業必將是市場的優勝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