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降雨偏少,蓄水不足,莊稼喊渴!入夏以來,山東、河南、陜西、安徽等12省區陸續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農業生產造成極大威脅。記者12日從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獲悉,受近日大范圍的降雨影響,部分地區旱情有所緩解,當前全國旱情總體偏輕,但局地人飲困難突出。以下是各地區的現場分析:
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截至8月12日統計,全國農作物受旱面積6589萬畝,有235萬人、254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當前全國農作物受旱面積、因旱人畜飲水困難數量等主要旱情指標均低于多年同期均值,受旱區域主要集中在黃淮、華北和西北等地,河南、內蒙古、河北、湖北、遼寧、甘肅等省區,受旱面積和人飲困難數量分別占全國總數的80%。
抗旱如救火,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組織都高度重視。此外,農業部下發緊急通知,第一時間部署安排,各地也迅速行動起來,進一步增強做好農業抗旱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采取有力措施,推動科學抗災,全力奪取秋糧有個好收成。
“本該是玉米追肥消耗尿素的季節,由于嚴重旱情來襲,僅有少數機井的地塊玉米還能維持,但井水也在逐日減少;大量田地的玉米已旱死,農民含淚將其收割或粉碎還田,等待播種冬小麥。尿素終端需求完全停滯,廠家發貨不暢。今年一直慘淡的尿素行情又被旱情襲擊,有點雪上加霜。”在采訪中,有基層農資經銷商如是說。
對于旱情對后期農資銷售帶來的影響,安徽省亳州市農業生產資料公司五部經理徐文強說:“后期一方面要保證正常的化肥采購和銷售;另一方面要積極下鄉開展幫助、服務,引導和提升農民對于后期小麥、藥材的種植信心。而這些工作的前提,是寄希望于后期雨水更充足,讓農民敢種地、種好地。”變被動抗旱為主動抗旱,大力發展滴管設施、提倡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同樣凸顯出一種更高的價值。
在此次旱情中,河南災情較為嚴重,據河南省農業廳土肥站肥料管理科科長申眺介紹:“廣大農民和經銷商對于旱情中的玉米種植和后期收獲并不抱有太大希望,因為小麥種植還早,干旱如果仍然持續將影響小麥播種。但目前天氣狀況不明,無法做出準確的后期預測。”
另據山東省農資協會提供信息顯示,化肥市場受近期山東干旱的影響,農業玉米追肥推遲且造成多地用肥分散,下游工業市場接貨積極性不大,化肥價格出現小幅下滑趨勢;廠家新單成交一般,經銷商拿貨謹慎,按需少量備肥。目前,山東受局部降雨的影響,旱情得到部分緩解,局部農業零星需求,尿素價格上漲10-20元/噸,主流出廠價1500-1520元/噸,但由于農業需求基本結束,工業按需采貨,經銷商觀望為主。預計,隨著農業用肥的結束,化肥市場進入淡季,化肥市場呈現疲軟態勢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