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長春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的消息,農安全縣受旱面積122.76萬畝,占全縣農作物總面積的五分之一,輕旱面積29.84萬畝,重旱面積64.27萬畝,干枯28.65萬畝。
8月16日,記者在吉林省旱情最為嚴重的地區農安縣看到,60年一遇的大旱讓素有“黃金玉米帶”之稱的農安縣5個鄉鎮大面積玉米面臨減產甚至絕收。無灌溉條件的情況下施用傳統肥料玉米基本顆粒無收,施用富有保水、抗旱功能新型肥料的玉米地如降雨及時還能夠挽救。另外,秋季農資賒銷款回收變成大問題,為經銷商的農資經營帶來考驗。
從農安縣城去往萬順鄉、永安鄉的路途中,記者看到大面積的玉米穗發黑,下部葉片枯黃,植株又矮又瘦,發生在玉米灌漿需水高峰期的干旱無疑是致命的。雖然前一天,長春市氣象局開展的人工增雨讓旱情有所緩解,但由于錯過了生育期,救活的玉米也不可能結棒子了。據介紹,永安全鄉就有1萬余公頃玉米遭遇旱災,許多地塊面臨減產甚至絕收。
“玉米被旱得穗全黑了,大多數結不了棒子,基本算是絕收了,如果前期能澆上一水,也不至于這么慘!奔洲r安縣永安鄉青山村七社村民劉清武看著枯黃的玉米苗格外傷心。永安鄉農民紛紛表示,當地尚未擺脫“靠天吃飯”的命運,如果地里多幾口井,旱情來了也不會這么無奈,期望政府能給予一定的打井補貼。
當地農資經銷商張萬義告訴記者,盡管降雨緩解了旱情,但被旱死的玉米已經救不活,救活了的玉米也不會結棒子。今年的大旱是1951年以來最嚴重的干旱,入伏以來沒降過一場雨,玉米追肥完全沒有需求。張萬義擔心的是,玉米減產甚至絕收后,今年的農資賒銷款要賬成了大問題。
走訪過程中記者恰逢北京澳佳肥業有限公司業務人員在田間查看玉米旱情,公司區域經理侯正路告訴記者,同樣的旱情下,施用了具有抗旱性能澳佳腐植酸肥的玉米,與施用普通肥料玉米地塊形成鮮明對比。施用澳佳腐植酸肥的玉米長勢基本正常,預計減產不會太多。而施用傳統肥料的玉米地放眼望去整塊地玉米葉片全部枯黃,減產甚至絕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