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二元肥出口關稅成為農資業內人士議論的焦點。據傳,為了降低二元肥出口對國內化肥市場造成的影響,近期,國家相關部門會商,將對二元肥出口關稅采取“應急”政策,但政策具體實施時間和標準還在商討中。
在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對于提高二元肥出口門檻一事,業內并不感到驚訝,認為是在預料之中也是在情理之中,只是具體實施時間早晚的問題,因為政策制訂之初就存在著漏洞。其實,類似的政策調整不止出現一次,自2007年以來,我國化肥出口關稅已經經歷多次調整。據相關資料顯示,2007年底我國調整了化肥出口關稅1次,2008年密集調整4次左右,2009年年中調整了1次,2010年調整了2次,截至目前,2011年也已經調整1次,如果此次出口關稅真的調整也早在預期內,并不是突發事件,也許這次調整了,再過數月還會出現其他政策“漏洞”,將會對政策繼續進行調整。
就在記者針對此次傳聞進行采訪時獲悉,早在去年年底,國家出臺尿素、磷銨出口新政時,就有人曾預判到二元肥出口會出現今天之“瘋狂”狀況,并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發給政策制訂部門的相關人士,建議相關部門對二元肥與三元復合肥采取相同的關稅政策,但相關部門并未給予回復,最后的結果是石沉大海。
化肥屬于資源性產品,國家連續出臺宏觀政策調節化肥出口目的就是保護國內資源、保障國內供應、穩定國內價格,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進而保障我國糧食穩定供應,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但政策在實施中為什么總是或多或少的偏離正常軌道?記者建議,相關部門在政策制訂之初能否真正聽取、征求更廣泛的意見,能夠考慮得更全面,更具有前瞻性,避免“亡羊補牢”的現象再次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