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飛虱常用殺蟲劑是什么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4-11-15 |
稻飛虱常造成水稻大片死稈倒伏,在我國每年發生3~8代,為害單季中、晚稻和雙季早稻較重;稻飛虱是遷飛、暴發性害蟲,繁殖速度快,防治的難點有三,一是準確預警預報,一旦遷入,立即防治,二是提倡統防統治,三是防治時加入熏蒸劑,在防治若蟲的同時兼治成蟲。 稻飛虱防治藥劑種類繁多,常用藥劑包括吡蟲啉、噻嗪酮、烯啶蟲胺、噻蟲嗪及吡蚜酮。不同的農藥產品它們的作用機理也不相同。 吡蟲啉、烯啶蟲胺、噻蟲嗪與其他新煙堿類殺蟲劑一樣,皆為煙堿乙酰膽堿受體激動劑,主要作用于昆蟲神經,對害蟲的突觸受體具有神經阻斷作用。它們皆具有優良的內吸和滲透活性,有觸殺和胃毒作用,廣譜、高效、低毒、低殘留。施藥后,吡蟲啉被植物快速吸收,并向頂傳導,具有良好的根部內吸活性。其可用于防治葉蟬、稻飛虱、蚜蟲、薊馬、粉虱,同樣對土壤害蟲、白蟻等有效。 噻嗪酮是昆蟲幾丁質合成抑制劑,對飛虱、葉蟬等幼蟲有特效。噻嗪酮縮短成蟲壽命,減少產卵量,并且產出的多是不育卵。一般在藥后3~7天才能有防效,對飛虱、葉蟬、粉虱等害蟲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藥效期長; 烯啶蟲胺用于水稻既可莖葉處理,也可土壤處理。主要用于水稻和溫室作物防治蚜蟲、薊馬、葉蟬、粉虱和其他刺吸式口器害蟲。 噻蟲嗪施藥方式多樣,除用于葉面噴霧外,還可用于種子處理和土壤處理。其可用于防治蚜蟲、粉虱、薊馬、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粉蚧、蠐螬、馬鈴薯步甲、跳甲、步甲、潛葉蟲以及鱗翅目害蟲。與吡蟲啉等相比,其分子 結構中引入氯噻唑,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廣的殺蟲譜,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長。噻蟲嗪施藥方式多樣,除用于葉面噴霧外,還可用于種子處理和土壤處理。 |
相關閱讀 |
生物刺激素知識手冊 |
大蔥有銹病怎么辦 |
雨季噴施農藥需注意要點事項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