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鉀肥境外開采成果可見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4-11-19 |
我國在二十年前就鼓勵企業境外開發鉀鹽項目,從而涌現了一大批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走出去”開采鉀鹽。在經歷了長時間的積淀后,近年來,已經有部分企業突破重重困難,成功投產,并開始在周邊建立市場。不僅如此,今年8月,四川開元集團旗下的老撾開元礦業有限公司在穩固東南亞市場的基礎上,首次向國內提供鉀肥,同時也成為境外開發企業中反哺國內的先行者。這在我國鉀肥行業前進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這一重要的創舉將為我國鉀肥市場帶來哪些變革,企業在未來規劃中將如何布局國內外市場份額?對此,記者采訪了老撾開元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永平,解讀鉀鹽境外開發、反哺國內市場第一例。 境外開發:長期規劃喜見成果 我國鉀肥的供應一直以來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國家發改委曾制定了鉀肥行業發展“3個1”戰略,即依托國內生產1/3、國外進口1/3、建立海外基地生產1/3,以滿足中國糧食生產的需求。近年來,在國家實施“走出去”戰略指導下,我國企業“走出去”的積極性日益高漲,境外資源勘探開發步伐加快,在項目規模、投資方式及投資收益上均有較大進展,同時在境外資源勘探、開發利用過程中也獲得了許多寶貴經驗。 在政府的號召下,四川開元集團找準方向、果斷出擊,將目標鎖定在老撾甘蒙省,并逐步有序地開展鉀鹽開發項目。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越是重要的事情越需要打下堅實的基礎,更何況對四川開元集團等一批走在前列的先行者來說,需要深厚的積淀為未來的發展鋪路。經過多年的努力,四川開元集團老撾開元礦業有限公司在老撾的鉀鹽項目成功投產,并向東南亞地區供貨,依其物美價廉而頗受市場好評。 據悉,老撾開元在老撾獲得面積150平方公里的鉀鹽勘探權,已探明氯化鉀儲量4億噸,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項目總體生產規模為300萬噸氯化鉀。其中,一期工程從2011年建設到2013年6月基本建設完成,年產50萬噸氯化鉀,主要原料為鉀石鹽,原礦平均品位達到27.5%。通過試車和試生產,一期工程今年已全面進入生產,最高日產量達到1970噸,氧化鉀含量全部大于60%,水分0.2%左右,產品質量均達到或高于設計指標。二期工程250萬噸工程設計、征地、“三通一平”等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整個項目得到相關政府、企業的高度重視,何永平告訴記者:“在此期間,四川開元集團老撾鉀鹽項目建設獲得中國政府和老撾政府的大力支持。老撾政府總理、副總理、各部委領導多次到老撾開元視察,對項目建設和生產給予了高度贊賞。國外鉀肥巨頭也派專業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交流,都認為老撾開元鉀鹽項目從建設質量、速度、投資等方面做得很好。”此項目的順利建成和成功生產運行,標志著中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的成功一步,增加了企業的投資信心。不僅是我國鉀肥開發“走出去”的成功典范,同時對全球鉀鹽行業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 反哺國內:按需調配靈活布局 在老撾開元生產穩定后,何永平并未急于向國內供貨,而是首先在東南亞地區打下市場基礎,但這并不意味著公司僅僅將目標市場鎖定在境外。何永平在等一個契機。 今年國內鉀肥市場經歷了先跌后漲的走勢,在下半年進口鉀肥供應偏緊的情況下,正是國內市場需要老撾開元的時刻。在鉀肥行業對境外開發的呼聲高漲的同時,業內人士心里一直有一個疑問:在國外鉀肥價格高于國內價格的情況下,境外開發鉀肥企業是否會保證滿足國內需求?然而,就在今年8月,老撾開元向國內回流1.8萬噸氯化鉀,成為境外開發企業反哺國內的第一家,給了國人滿意的答案。 對于市場的時機,何永平分析:“首先,由于世界鉀鹽資源高度壟斷,國際鉀肥價格經過一段時間的低迷期,現在保持上漲趨勢,而且目前港口和邊貿的進口鉀肥貨源較少。其次,國內上半年鉀肥價格下調幅度較大,隨著秋季復合肥開工率提高,用肥量提升,行情回暖,價格漲勢比較明顯。再次,受國內階段性的運力影響,國產鉀肥供貨緊張。此外,中國的政策刺激農業的發展,農業對高端肥的需求量在增加,硫酸鉀需求量上升,價格高,硫酸鉀生產裝置都開足馬力生產,增加了對氯化鉀的需求。” 在國內市場缺貨時,老撾開元敲開國內市場大門,迎來了雙贏的局面。何永平告訴記者:“境外生產鉀肥在國內銷售是一個很好的契機,這個契機我們已經趕上了,我們將很好地抓住這個契機。”他告訴記者,公司的市場規劃目標是部分量滿足當地需求,部分量回流國內,根據國內市場的需求,合理布局國內外市場份額。 何永平表示,中國是需鉀大國,我國還不能完全自給鉀肥,需要進口來補充,隨著國內鉀肥產能的提高、境外鉀肥產量的提升,中國在鉀肥市場上的話語權會更強。 穩固市場:四大優勢保障供應 與進口鉀肥和國產鉀肥相比,境外鉀肥的銷售更加靈活、可控。老撾開元在國內市場上更是凸顯出特有的優勢,成為其未來戰略布局和規劃中前行的助推劑。 第一,成本優勢。中國政府鼓勵企業“走出去”在國外尋找鉀資源,不少企業選擇了老撾。何永平介紹:“從分布的區域看,老撾鉀鹽資源儲量大,離中國近,水、電等供給充足,勞動力和土地廉價,政府支持力度大,項目投資金額相對較低等,這些都是開發鉀鹽的優勢。公司進入正式生產后就已實現了盈利,這些優勢已經呈現出來了。”他表示,老撾開元還將繼續在生產經營管理上采取措施,深挖生產潛能,提產降耗,進一步精簡機構和人員、實施員工本土化,做到每個環節精益化管理,從而使成本優勢更加明顯。 第二,市場優勢。對于此時選擇進入國內市場,何永平解釋,國內對鉀肥有需求量是老撾開元轉戰國內市場的主要原因,目前來看,國內鉀肥港口缺貨,公司擁有運距短、到國內港口時間短的優勢,能及時補充市場需求。何永平表示:“作為我國‘走出去’企業,國家的需求就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第三,質量優勢。何永平介紹:“老撾開元從開始生產氯化鉀時對產品質量有非常嚴格的規定,產品標準和國際標準看齊,我們的產品在市場中沒有遇到過問題,用戶反應良好。”在老撾,老撾開元已經向政府提出制定氯化鉀的標準,現在正在實施,這些舉措將對“走出去”企業起到約束作用。何永平表示,境外開發企業更應把產品質量提上去,增強企業競爭力和企業形象。 第四,渠道優勢。據了解,目前我國相關政策要求,如果“走出去”企業需要將境外生產的鉀肥產品銷往國內,必須對接國內的貿易企業。四川開元集團已經形成了連鎖貿易、資源開發、金融投資三足鼎立的產業格局。老撾開元的產品直接由集團的流通公司銷售,已經擁有穩固的銷售渠道。 從2008年11月開始,四川開元集團就與云南省地質調查局物化探研究院簽訂合同,于當月開展對老撾鉀鹽礦和物探找礦勘查調查,到2012年4月,四川開元集團擁有能夠生產250萬噸的鉀鹽項目正式啟動。 |
![]() |
![]() |
相關閱讀 |
高毒農藥種植洋蔥 金川3菜農被刑事拘留 |
草甘膦:9.10日貨源緊缺 維持漲勢 |
近十年巴西共登記24個新農藥品種,除草劑品種有6個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