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藥行業的不斷發展帶動了中國農業的發展,但隨著農藥使用范圍的不斷擴大,因農藥造成一系列環境污染問題相繼出現,現在呼吁農藥向綠色轉型,浙江省召開相關綠色農藥清潔生產技術研究研究會議。
浙江省科技廳、財政廳、發改委于2013年7月對以浙江工業大學為依托單位、浙江新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虞穎泰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為共建單位的《浙江省綠色農藥清潔生產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立項建設,2014年7月由浙江省科技廳與浙江工業大學簽訂了“浙江省重點實驗室建設計劃任務書”,規定建設期限為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兩年,這是浙江農藥界的一件大事。
浙江工業大學是我國最早進行農藥科研和教學的高校之一,擁有一大批相關的院士、教授和高級科研人員,歷年來獲得過多項國家級科技成果獎,在農藥領域更是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實驗室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建設,已經基本建成,現有工作人員35人,其中,副高及博士以上人員29人,學術帶頭人為浙江省特級專家徐振元教授。實驗室主任由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許丹倩領銜,副主任由莫衛民教授和杜曉華研究員擔任。實驗室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三個:一是開展綠色農藥新品種及主流品種新工藝的研發;二是開展農藥關鍵中間體清潔生產共性技術的研發;三是開展生產過程監控、產品檢測技術和規范的研究。實驗室已有科研用房面積5,000多平方米,擁有儀器設備總值2,000多萬元,其中包括核磁共振波譜儀、液-質聯用儀、氣-質聯用儀、圓二色光譜儀、紅外光譜儀、熒光光譜儀、高/中/低壓制備色譜儀等高檔儀器裝備。實驗室在科研平臺建設上也卓有成效:分別在紹興市和臺州市申報成功兩個院士專家工作站;聯合申報成功1個“浙江省綠色農藥2011協同創新中心”,該中心由浙江農林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大學、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浙江新農、海正藥業、上虞穎泰、錢江生化和新安化工等九家單位進行協同創新,準備在“生物農藥創制與高效制備”、“綠色化學農藥創制”、“農藥清潔生產技術”、“農藥綠色制劑技術”、“綠色農藥高效應用體系”、“農藥分析檢測平臺”、“農藥安全服務平臺”等領域展開工作,這樣多管齊下的形式,將對浙江省乃至全國農藥行業的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實驗室在理事會制度、學術委員會制度、管理委員會制度的建設上也已經就位。2014年11月29日下午,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在浙江工業大學召開了首次會議,浙江工業大學副校長李小年教授出席了會議。會議由浙江工業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張誠教授主持,科技研究院副院長馮定忠教授宣布了學術委員會的人員組成:委員會主任由全國農藥界德高望重的工程院院士、浙江工業大學名譽校長沈寅初教授擔任;副主任由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常委副會長、教授級高工李鐘華、浙江省特級專家、浙江工業大學教授徐振元二人擔任;四名委員為沈陽化工研究院原副院長、教授級高工李宗成、浙江省石化廳原副廳長、教授級高工陳文森、浙江大學教授朱國念、浙江省化工研究院副院長魏優昌研究員。由李小年副校長向學術委員會成員頒發了聘書。會議還對“學術委員會章程”進行了討論、修改。學術委員會首次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