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關注土壤修復,減少化肥施用量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4-12-22 |
據悉,為了深入實施土壤修復工程,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化肥施用零增長方案》,要在保證糧食不減產的前提下,到2020年實現農用化肥施用量零增長。當前,土壤污染已成為制約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今年4月份,環保部和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布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公報顯示,我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16.1%,污染類型以無機型為主。 土壤污染不僅影響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還威脅著生態環境安全。土壤中的污染物可能發生轉化和遷移,繼而進入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氣環境,影響其他環境介質,甚至可能會對人們的飲用水源造成污染。 土壤污染因何而生?據有關數據顯示,除了工礦業和城市排廢污染,農業生產活動中的污水灌溉和化肥、農藥、農膜等過量使用,也是造成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現在,我國化肥的有效使用率為35%左右,農藥的有效利用率是30%左右,農膜殘留率高達40%。環保部生態司有關負責人指出,65%的化肥都變成了污染物,留在了環境當中。 土壤污染已對糧食產量造成嚴重威脅,也威脅著我國18億畝耕地紅線。但糧食增產的壓力有增無減,預計未來7至8年,我國每年對糧食的需求增量在1000萬噸左右。如何既能保障糧食安全,又能節本增效,實現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防止土地污染、加快土壤修復是非常重要的舉措。 今年我國首次提出要實施土壤修復工程。根據國務院部署,有關部門正在抓緊編制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該計劃將明確我國土壤污染防治的目標:到2020年,農用地土壤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土壤污染惡化趨勢得到遏制,部分地區土壤環境質量得到改善,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穩中向好。 在保證糧食不減產的前提下,科學施肥,放慢化肥施用量增長的腳步是防止土壤污染的有效措施。科學施肥就是要改變傳統的化肥施肥結構,合理施肥,從而改良土壤理化性質,把化學及重金屬的污染降到最低。 根據有關部門《化肥施用零增長方案》的思路,科學施肥要做到以下四點: 減量,主要作物化肥利用率穩步提高,化肥使用增長趨勢減緩,并逐步減少到合理投入水平; 改善,改進施肥方式,盲目施肥和過量施肥現象基本得到遏制; 優化,科學優化施肥結構,推動氮、磷、鉀和中微量元素等養分結構趨于合理,有機肥資源得以合理利用; 提升,促進肥料產品科技含量和質量水平不斷提升。如果這四個方面的內容做到了,我國化肥施用增長的勢頭將會得到控制,非常有利于土壤修復工程的深入推進。 隨著土壤修復工程的實施,必然會對我國肥料產業產生重大影響。從品種上看,氮肥的增長勢頭首先會控制,其次是磷肥;從區域來看,東部地區和基本農田保護地區化肥增長勢頭首先會控制,其次是中部地區;有機肥、有機無機復合肥會得到較高的重視,可能有更多的支持政策出臺,提高肥料利用率明顯的生產技術、施用技術會持續得到支持。 |
![]() |
![]() |
相關閱讀 |
多重因素困擾肥企 政企力保春耕 |
尿素價格跌破1800已成定局,8月份漲價可不可行呢? |
近期全球物價與肥料呈正比上升趨勢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