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苗發黃問題如何解決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4-12-26 |
在小麥的種植中,除了對病蟲害的發生需要及時補救和治療之外,還有就是麥苗發黃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麥苗發黃的問題我們應該采用什么方法來解決! 一、麥苗發黃的原因分析 1.播種過深,造成“深籽”麥苗。多發生在旱坡地、沙土地、機播地。小麥適宜的播種深度為3~5厘米,播種過深,植株下部缺氧,麥苗瘦弱,分蘗顯著減少,甚至不分蘗,形成獨苗。在新分蘗節形成并發出次生根之前,下部根系缺氧,吸收養分困難,麥苗脫肥發黃。 2.播種過淺,造成“浮籽”成苗發黃。多發生在水田、整地質量差的麥田。小麥播種過淺,遇干旱時,分蘗節處于干土層中,次生根發生少,同時分蘗節過高或外露,易產生凍害,引起麥苗葉尖發黃。 3.有毒氣體傷害,引起麥苗發黃。多發生在秸稈還田、施用未腐熟農家肥、雜草多的落荒地。由于地塊翻耕不均勻,麥根架空,麥苗生長不良,在后期農家肥等腐爛過程中釋放有毒氣體,傷害幼根,造成麥苗發黃。 4.整地質量差,引起麥苗發黃。多發生在播種時濕度大的田塊。播種時田間濕度大,翻耙土塊大,播種后種子不落實,出苗慢,麥根架空,麥苗發黃。 5.漬害引起麥苗發黃。多發生在水田和地勢低洼的田塊。小麥根系生長適宜的土壤水分為 60%~70%,水分過高,易引起根系缺氧,養分吸收遲后,使麥苗脫肥發黃。 6.播種密度大,出現“從籽”麥苗發黃。播種過密,單株營養面積小,常導致分蘗缺位,形成空節現象。還易導致麥苗徒長,缺肥缺水發黃。 二、補救措施 1.溝廂配套。對地下水位高、地勢低洼的麥田,應起好三溝:圍溝、腰溝、 廂溝。做到三溝相通,漬能排,旱能灌。一般要求溝寬20厘米,圍溝深33厘米,腰溝深26厘米,廂溝深20厘米。溝廂清出的土,可敲碎培于麥根周圍,填補縫隙提高土溫, 使分蘗節保持在土下適宜深度, 保護麥苗安全越冬。 2.追肥促壯。對播種偏早、過密叢生、生長瘦弱的麥田,每667平方米(1畝)結合中耕施入5~7.5公斤速效肥,促使麥苗復壯。 3.中耕松土。對麥田進行中耕,不僅可以鏟除雜草,去除密苗,疏松土壤, 而且可以減少地面蒸發,提高地溫,促進土壤養分釋放,有利于根系和分蘗生長。 4.鎮壓碎伐。對整地質量差,土伐過大的麥田,通過鎮壓可壓碎土塊,壓實洼面,彌合土縫,使麥苗根扎實,控上促下,有利于保肥、保水、保溫,防凍保苗,促進低位分蘗和根系發育,促使麥苗健壯。 |
相關閱讀 |
大蒜常見病害成因及防治方法 |
大白菜干燒心病癥狀、病因及防治措施 |
百香果黑斑病的癥狀表現、傳播途徑及防治方法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