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領域的“基本法”,完成了25年來的首次修訂后,于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終于讓環保法跟上了時代,開始服務于公眾對依法建設“美麗中國”的期待。這是民心所向。農藥企業應該怎么辦?必須嚴格管理,履行社會責任,奉公守法、執法如山。
“把人的素質擺在首位”。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人、才、物三要素缺一不可,其中人力是最活躍、最富有創造力的因素。人是唯一能動的資源要素,是第一資源。人作為一種特殊的經濟資源,不僅能動地支配、運用生產資料,生產預期產品創造價值,而且帶來新的價值增殖,成為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決定性要素,管理人重于管理物。在企業經濟運行過程中,必然發生人和人的關系,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與企業發展前途命運舉足輕重。提高人、完善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人本管理的首要任務,是現代企業的目標之一,是現代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創新。萬事人為本,一個企業,只有全面提高人的素質,才能無往而不勝。新環保法亮點很多,生態文明、保護優先,推動建立綠色發展模式、現代環境治理體系、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機制等“新”理念都寫入法律。如果人的素質提高了,再嚴的法律,也能執行到位。
“把嚴的管理變為常態”。 新法施行“按日計罰”之后,罰款數額上不封頂,將倒逼違法企業迅速糾正污染行為。我們常說:嚴是愛、松是害。面對日益加重的環保壓力,企業如果不敢從嚴管理,放松要求,就是缺乏對員工的愛,就是對企業、對社會的害。只有我們在管理上真正嚴起來,切實不放松,處處都抓緊,時時都嚴管,才能對企業、對員工高度負責,才能體現對員工的愛,才能記取松就是害的教訓。不嚴就難立規矩,不嚴就缺乏執行力,不嚴就不能引起觸動,不嚴就不能以儆效尤,不嚴就會常常挨打。在企業管理上,我們必須嚴字當頭,從嚴管理,從嚴要求。嚴一時很容易,難就難在把嚴格的管理常態化。只有做到時時一個樣、天天一個樣、月月一個樣、年年一個樣、永久一個樣,把嚴的管理變為常態,變成每個人的自覺行為,才能從源頭、從根本上杜絕環保事故的發生。
“把高的品質充分展示”。沒有個性,就沒有企業文化。企業文化乃是一個企業組織一貫的、完整的個性的表現,反映了一個組織的形象。作為農藥企業而言,我們不僅要向消費者充分展示高的產品品質,還要向社會展示我們良好的責任感,還要向社會展示優秀的企業文化。一個優秀的企業不僅會展示高品質的外延,更會展示高品質的內涵。農藥行業具有原輔料品種多、毒性大、生產流程長、工藝復雜、“三廢”成分復雜、治理難度大等特點,而清潔生產、“三廢”聯治是企業戰勝污染、走出困境、擺脫制約的最佳路徑。農藥企業應該以保護環境為己任,踐行以環保為主的科學發展觀,從帶黑的GDP中勇敢走出來,向社會展示美麗化工、魅力農藥新形象。
新環保法提出多元共治、社會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理念,改變了以往主要依靠政府和部門單打獨斗的方式。規定各級政府對環境質量負責,企業承擔主體責任。人的素質、嚴的管理、高的品質是現代企業創新管理模式必不可少的三大要素,三者相輔相成。提高人的素質,實現常態化嚴格管理,是實現展示高品質的前提和保障,而嚴格管理的常態化、高品質的形成與展示是通過人來實現的,沒有高的人才素質,不可能將嚴的管理變為常態,也就無法展示高的品質。每一家農藥企業都能做到高素質、嚴管理、高品質的統一,將新環保法學好、用好、落實好,農藥將不再可怕,風景一定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