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開啟化肥農藥零增長勢在必行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5-2-26 |
去年年底,農業部提出的2020年我國要實現化肥、農藥用量零增長目標,對于農資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個新挑戰,一時間,零增長成為業內高度關注的話題。近日,農業部審議并原則通過《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和《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為農資行業轉型發展指明了方向。2月1日,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強農業生態治理,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同時要求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深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廣生物有機肥、低毒低殘留農藥,為農資行業轉型發展更加堅定了信心。 一、零增長勢在必行 化肥和農藥的施用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們保障了農業的穩步發展,創造了我國用全世界7%的耕地面積養活了全世界22%人口奇跡。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80年國內人口為8.97億,2013年這一數據為13.60億,增長了51.6%.而根據表1所示,1980~2013年間,國內耕地面積增長了近12.5%.在耕地面積增量遠遜于人口增量的情況下,保障糧食人均供應量,依賴的是單位面積產量的增長。1982~2013年,我國糧食作物單位面積產量增長了93.9%.單位面積產量的提升固然有耕作手段進步因素,但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依靠化肥和農藥用量的增長。農藥用量在1991~2011年間增長率超過133%.1980~2013年間我國化肥用量增長了200%.另一方面,化肥和農藥的大量不合理使用,也給生態環境造成巨大壓力。國際公認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千克/公頃,但目前我國農用化肥單位面積平均施用量達到434.3千克/公頃,是安全上限的1.93倍;我國每年約有50萬噸農膜殘留于土壤中,殘膜率達40%. 多年來,國家將“三農”問題放在首位,中央一號文件連續12年聚焦“三農”,也是連續12年提出綠色生態農業的目標。由此可見,實現化肥、農藥用量零增長勢在必行。 二、高效環保意識在形成 企業重視新產品研發。在經歷了跨越式發展后,國內化肥行業進入了低增長、快調整的階段,幾乎所有的大中型生產企業都在規避產品同質化帶來的經營困擾。在經營壓力和社會責任感雙重壓力驅使下,化肥生產企業愈加重視科研力量,向著高效、增值、多功能、生態環保的方向發展,取得了累累碩果。 企業對科研成果的轉化也得到了良好的經濟回報,2013年,25家上市肥企中有18家盈利,5家復合肥上市公司共盈利14.16億元,比上年增長15.98%,也是化肥行業中唯一出現正增長的板塊。拉動其業績增長的主要誘因則是新型化肥產品的突出表現。 農戶要求減量增效、省時省力。近年來,我國農業最大的變化一是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流失,農業從業人員平均年齡上揚;二是土地流轉加速,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壯大,種植結構和方式發生改變。前者要求省時省力省工,后者對化肥品質和價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6年起,自基本解決糧食短缺問題后,我國的食物消費結構逐步發生重要變化,從低層次消費逐漸轉向高層次消費,口糧消費者在達到峰值后會逐漸降低,瓜果和蔬菜的需求量會繼續增加,加之種植經濟作物利潤更大,所以很多種田大戶會向種植經濟作物類傾斜。有針對性地根據作物種類和地域特點研制的新型化肥和農藥,因為科技含量高、更適合作物,同時用量少、殘留少,所以會更受種植大戶的青睞。 用肥習慣和品種比重發生變化。在國家、企業和消費群體三方面作用下,近年來我國測土配方、機械化、滴灌肥等快速發展,用肥習慣也發生變化,例如變撒施淺施為深施,有機無機肥料相融合。 三、零增長之路方向已明確 最近,農業部連續下發三個文件為零增長指明方面:1月16日,農業部制定并下發的《2015年種植業工作要點》中提出要實行化肥、農藥減量控害節本增效,提高資源利用率,確保化肥、農藥減量目標的實現。1月28日,農業部審議并原則通過《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和《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提出在化肥方面,要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機械化施肥、有機肥施用等。在農藥方面,要逐步淘汰劇毒高毒農藥,全面降低使用風險,大力推進統防統治、專業化服務。 為適應國家提出的滿足長效、高效、低耗、無污染的要求,為適應消費群體的提高化肥利用率和土地的綜合效益的要求,農資行業應盡早開啟零增長行動,順應新形勢,應對新挑戰。未來,化肥工業應逐步向高濃復混化、利用高效化、釋放可控化、殘留安全化和元素全息化方向發展。與此同時,開發高效、綠色環保型化肥新品種;使に囈矐獜囊詥钨|肥料生產為主逐漸轉向以復混肥料為主,實現有機無機相結合,大量元素與中微量元素相結合、甚至與生長劑和農藥相結合,這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化肥農藥零增長的要求。 相信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引導下,在行業自我調整下,在消費群體的需求推動下,化肥、農藥零增長之路終將是通途,零增長的目標終將實現。 |
相關閱讀 |
2015年巴西:兩種轉基因玉米品種進入商業化推廣 |
加拿大修訂乙烯利農藥殘留量 |
五氟磺草胺除草劑產品登記情況及展望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