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如何調整我國復合肥出口問題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5-3-30 |
標準化改革不斷推進 化肥對農業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復合肥是化肥中的主要肥料,隨著農業發展的轉型勢必對其造成重大影響。目前我國化肥產品存在產品結構不合理、科技含量低的問題,尤其單質肥利用率低下,比如氮肥,我國的平均利用率不到30%,部分地區甚至只有16%~22%,而世界氮的利用率平均為50%以上,單質肥的施用不僅浪費資源也造成環境的污染。 2015年1月28日,農業部審議并原則通過《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3月17日,農業部表示,將在全國范圍內啟動實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力爭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達到40%。 對肥料的銷售,國家規定了明確的質量標準。比如在復合肥中,要求氮、磷、鉀、單養分不得少于標明1.5%范圍,并且總數必須要大于標明總數;有效磷含量占總磷比例85%以上;顆粒粒度要在2.88~4MM等。 但是化肥準入門檻較低,市場競爭激烈,產品魚龍混雜,尤其是偷減養分、虛假標注、無證生產等問題嚴重,且量大面廣,難以根除,部分地區還有蔓延之勢。為此每年用肥旺季,質檢系統都將開展一系列“農資打假行動”。 為了進一步保障肥料質量,國家還將加大對偽劣產品的打擊力度,同時隨著國家標準化改革的不斷推進,預計對產品的標準規范將更加細化,為執法提供有力依據。有分析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標準化改革的推進,直接提高了復合肥的質量和肥料的使用效益,對于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創新帶動出口 分析師表示,目前我國復合肥產能過剩已經成為常態,但僅依靠關稅的松動難以改善嚴峻的出口形勢,難以從根本上消化過剩的產能。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提出了“創新農業對外合作模式,支持開展境外農業合作開發”。 隨著我國農業“走出去”,為農資出口提供了更多機會,利于推動肥企對外發展。同時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落實,通過資本、技術、產品等多層面的輸出,促進我國化肥產業搶占國際市場,提升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從而進一步增加出口量緩解國內過剩的產能。 同時也了解到,當前國際復合肥市場需求并不旺盛。分析機構數據顯示,歐洲地區復合肥市場銷售緩慢。現石油和小麥價格疲軟,歐元貶值,復合肥庫存較高,農民購買需求降低。 |
![]() |
![]() |
相關閱讀 |
鉀肥市場盤整觀望,市場成交依然偏弱 |
尿素市場:尤日內價格或反彈-4月24日 |
心連心公司2017東北營銷峰會在大連召開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