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開發緩控釋肥 改進肥料類型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5-4-13 |
針對4月1日,鄭州舉行的“2015中原肥業高層論壇”上,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孫釗做了《我國緩釋肥料的發展與應用》的報告。會后,記者對孫釗進行了專訪。 和記者一打開話題,孫釗就“痛說革命家史”。“我國農作物畝均化肥用量21.9公斤,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畝8公斤),是美國的2.6倍,歐盟的2.5倍。尤其是東部經濟發達地區、長江下游地區和城市郊區,因為以種植蔬菜、果樹等附加值較高的經濟、園藝作物為主,過量施肥現象更加普遍。施肥過量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肥料利用率低。目前,我國有機肥資源總養分約7000多萬噸,實際利用率不足40%。其中,畜禽糞便養分還田率只有50%左右,農作物秸稈養分還田率更低,尚不足35%。”孫釗說,除此之外,還有施肥不均衡的問題,概括起來就是重化肥、輕有機肥,重大量元素肥料、輕中微量元素肥料,重氮肥、輕磷鉀肥。傳統人工施肥方式仍然占主導地位,化肥撒施、表施現象比較普遍,機械施肥僅占主要農作物種植面積的30%左右。孫釗提出,以上種種問題要通過改進施肥技術、改進肥料類型、開發與作物養分需求相同的肥料來解決,其中緩釋肥料的開發對改進肥料類型尤為重要。 孫釗說,“緩釋”和“控釋”可以做到養分釋放與作物吸收同步,施肥技術簡化,實現一次性施肥滿足作物整個生長期的需要,大大減輕農民勞動強度的同時,又可降低肥料養分的淋溶損失和分解損失,提高肥料利用率10%~15%,從而減少化肥施入量和生產,減少資源浪費和減輕環境污染。 孫釗解釋,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我國開始探索研究和開發長效碳銨等緩釋肥產品。到2000年左右,我國緩控釋肥生產開始高速發展,并被列入國家“863”計劃,納入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今年,國家科技部成立國家緩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多種緩控釋肥產品實現了相當規模的產業化發展,如樹脂包衣緩釋肥料、硫包衣緩釋肥料、合成型微溶態脲荃類肥料、包裹型肥料等。截至目前,全國緩控釋肥料產能近300萬噸,能夠基本滿足國內緩控釋肥市場需求。 以上信息均由好農資招商網小編收集整理而成,僅供參考。更多資訊,請關注好農資招商網。 |
相關閱讀 |
氯化鉀現狀慘淡,近期價格看跌為主 |
印度招標炒漲之風暫離,尿素價位仍有下滑可能 |
尿素行業2017年會迎來新的春天嗎?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