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中東:農膜、農藥污染嚴重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5-4-16 |
據報道,在國務院新聞辦1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就社會關注的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和安徽部分地區水稻減產等問題進行了解答。 果蔬施肥量超出安全水平 張桃林說,農業資源環境是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也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源頭保障,但目前我國農業面源污染總體情況不容樂觀。在地理分布上,農業面源污染在全國各地表現不同。西北干旱地區,由于農膜的大量使用,農膜污染問題比較突出。中東部地區,由于化肥、農藥不合理使用,加之特殊氣候條件,農藥化肥面源污染問題比較突出。 在污染種類上,目前我國化肥綜合利用率為30%左右,雖然糧食作物的化肥利用率提高效果明顯,但在果樹和蔬菜上的施肥量較大,超出安全水平。農藥使用量達32萬噸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進一步節約空間;農作物秸稈生物量超過9億噸,綜合利用率只有76%左右;小于0.008毫米的農膜還在廣泛使用,這類地膜容易老化并殘留在土壤里。 秸稈利用率升至85% 針對農業面源污染嚴重的情況,農業部提出了確保在2020年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張桃林介紹,“一控”是指控制農業用水總量和農業水環境污染,到2020年確保農業灌溉用水量保持在3720億立方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升到0.55;“兩減”是指,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化肥、農藥利用率均達到40%以上,全國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三基本”即,畜禽糞污、農膜、農作物秸稈基本得到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確保規模畜禽養殖場(小區)配套建設廢棄物處理實施比例達75%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5%以上,農膜回收率達80%以上。 為完成上述目標,農業部在13日頒布的《農業部關于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中明確了重點防治任務,包括實施化肥零增長行動;實施農藥零增長行動;深入開展秸稈資源化利用;大力發展節水農業;推進養殖污染防治;著力解決農田殘膜污染以及實施耕地重金屬污染治理。 加密污染檢測點 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需要機制體制創新。張桃林說,首先要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包括各類合作社和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經營水平,促進農業資源環境保護的技術措施更有效的運用。同時,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大力發展社會化、專業化的服務組織,支持具有資質的經營性服務組織從事農業面源污染防治。 針對現存污染檢測存在的問題,張桃林說,未來要健全監測網絡體系,完善監測方法和手段,加密污染檢測站點。 張桃林說,農業面源污染防控是一項基礎性、公益性的工作,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但同時需要政府、市場、社會以及農民之間形成一個協同共治的格局,防止將污染成本轉嫁給農民,要切實保護農民的利益。 特殊年景凸顯安徽水稻抗性不足 對于輿論關注的安徽部分水稻減產的情況,張桃林回答, 每個品種有適應的區域,這個品種按照正常年檢算,在江淮地區包括安徽是適宜的。但是這一品種不足之處在于抗稻瘟的抗性較差,正好去年年景是比較特殊的年份,把抗性問題顯露出來了。所以未來要加強品種的適應性評估。 張桃林說,超級稻是保障糧食產量和國家糧食安全非常重要的手段。現在超級稻已經到了4期,單產有超過1000公斤的能力。我們對超級稻的要求是要高產、優質、高效,而且要有抗性。農業要發展,品種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未來評估中,既要看產量、效益,也要看品質。現在超級稻在研究發展過程中,品種本身也是在不斷更新,我們需要培育的是一個相對比較全面的品種。 以上信息均由好農資招商網小編整理而成,僅供參考。更多信息,請關注好農資招商網。 |
相關閱讀 |
甘肅金川:嚴查違法銷售使用禁限用高毒農藥行為 |
農藥微囊劑及其制備技術研究進展 |
利爾化學董事會發布第二十二次會議決議公告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