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和國產種子份額趨平 “壽光種子”漸收失地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5-4-22 |
以“綠色、科技、未來”為主題的第十六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20日在壽光揭幕。本屆菜博會展出的果蔬品種及栽培模式和新技術,盡顯現代農業的神奇魅力。同時,由國內企業和科研機構自主研發的“壽光種子” 更是賺足眼球。打破“洋種子”壟斷,積極培育國產新品種,種子自主研發的大旗,成為展會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國產種子研發上臺階 20日,走進菜博會9號展廳,經濟導報記者立刻沉醉在滿眼的綠意中。惠粉2號、紅果一號、傲雪椒美……一如這些美麗的名字,在枝繁葉茂的掩映下,果實個個飽滿誘人。 “這個品種是我們自主研發的,植株及連續坐果能力強,皮薄,光滑,有光澤,瓜柄頂端翠綠色,果肉淺綠白,肉質緊實,口感細膩,適合越冬溫室栽培。”山東濰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銷售經理馬麗梅,指著一株碩果累累的絲瓜對導報記者介紹說。 種子是蔬菜產業的制高點,更是產業發展的牛鼻子。以往由于我國種業發展起步晚,種子企業小、散、弱,往往缺乏自主研發和競爭能力。 在展會現場,導報記者采訪多個經銷商了解到,目前在壽光種子市場,進口和國產種子份額正趨于持平。 “因為國產種子更適合當地土壤等生長環境,且具有價格優勢,國產種子正越來越受到菜農的歡迎,銷量也在慢慢上升。”壽光市廣豐農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裴車亮對導報記者說。 正如9號展廳展示的蔬菜新品種多為自主研發,經過多年的發展,在壽光,國產品種研發的旗幟正日漸鮮明。 該市正在用科技撬開種業的大門,與國內外20多家科研機構強化合作,建設了育種研發中心和生物工程研發中心,扶持發展種子企業,全力打造“全國蔬菜種業硅谷”。 據悉,壽光依托蔬菜產業控股集團,注冊1.5億元組建了大型種子企業—山東壽光蔬菜種業集團有限公司,建設了2000畝育種實驗基地,投資1700萬元正式建設育種研發中心和專家公寓,設立了3個種質資源庫,培育了10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蔬菜品種。去年,農業部與山東省政府在壽光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共同建設國家現代蔬菜種業創新基地。 前沿技術成風向標 菜博會上,農業前沿新技術正成為引領行業的“風向標”。 在10號展廳,由中國農業大學和壽光組委會共同開發的草莓采摘機器人正在現場進行作業。“機器手”在工業制造中應用日趨普遍,但是應用在農業采摘領域,還是激發了游客的極大興趣。 “這款產品利用可靠性好、精度高的視覺系統技術,檢測出所有成熟果實,精確對其定位,然后利用機械手和末端執行器的設計柔性和靈巧性,成功避障,提高采摘成功率,降低損傷率。”壽光組委會技術員馬克文對導報記者說。 馬克文同時說,雖然這款機器作業的速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但是它代表了一種農業生產變革的趨勢和方向。 另外,被稱為“前沿技術廳”的10號展廳,還集中展示了現代農業領域最先進的栽培模式。其中,植物工廠以科技長廊的形式,讓觀眾感受蔬菜在人工環境下健壯生長的魅力;蔬菜自動化管理流水線通過計算機遠程控制,水肥一體化全方位管理蔬菜。廢棄物綜合利用系統是利用沼氣池對廢棄蔬菜枝蔓、果實進行矸石發酵,利用沼氣發電為蔬菜補光,又可釋放二氧化碳,給棚內作物提供所需養分,同時提升大棚溫度,沼液可用來噴灑蔬菜葉面或灌根,減少農藥殘留。 巨大的西紅柿樹、黃瓜樹、巨人南瓜……蔬菜生產的巨大潛力背后是農業科技的巨大魅力。 本屆菜博會還集中展示了農業生產技能技術。 “節水灌溉設備正走進平常百姓家。”在1號展廳,山東鑫正農業裝備有限公司的銷售顧問張有為對導報記者介紹說,以該公司生產的設備為例,以滴灌代替傳統的漫灌方式,可以節水60%以上。同時,節肥、省藥,極大地節省了生產成本。 一位參展的菜農算了一筆賬:一套節水設備的投入在1000元左右,使用壽命為5年,平均每年200元,雖然看似增加了成本,但是因為同時節約了水、農藥和肥料的投入,算下來成本并沒有增加多少。 以上信息均由好農資招商網小編整理而成,僅供參考。更多信息,請關注好農資招商網。 |
相關閱讀 |
制種花卉助力玉門農民致富增收 |
雜交水稻川優6203示范推廣會在崇州召開 |
陜西合陽開展種子執法檢查行動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