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毒農藥擬禁止在果蔬茶葉中草藥上使用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5-4-23 |
4月20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提交會議進行三審。草案明確,為加強食品安全,國家鼓勵和支持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推動劇毒、高毒農藥替代產品的研發和應用,加快淘汰劇毒、高毒農藥。同時增加規定,即劇毒、高毒農藥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葉和中草藥材。 去年12月《食品安全法》修訂二審稿審議中,有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建議明確規定全面淘汰劇毒、高毒農藥。但是,農業部提出,一些病蟲主要依賴高毒農藥防治,新農藥開發周期長,全面禁用高毒農藥將會影響農業安全生產;高毒農藥并不必然帶來高風險,只要嚴格按照要求使用;有效應對暴發性病蟲害,需要高毒農藥用于應急處置。在世界范圍內,歐美等發達國家也沒有全面禁止高毒農藥。因此建議逐步淘汰削減現有高毒農藥,對目前仍保留的12種高毒農藥,按照“時機成熟一個,禁用一個”的原則分期分批淘汰。 據統計,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先后禁用了33種高毒高風險農藥。目前,高毒農藥使用量占農藥使用總量的比重已降至3%以下,比本世紀初下降了30多個百分點。為控制仍允許使用的高毒農藥,我國還推行了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制度,明確登記適用范圍僅限于必須的特定用途。但違規使用農藥,導致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的事件時有發生。今年3月31日,山東有12人在吃了“黑美人”西瓜后,紛紛出現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被查出有機磷中毒。 對此,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副主任、農藥殘留專家顧寶根表示,加強食品安全,必須強化源頭監管,關鍵是要杜絕高毒、高殘留農藥違規使用,從根本上解決超范圍、超劑量使用問題。近些年來,我國相繼發生“毒豇豆”、“毒生姜”、“毒西瓜”等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大多數是因為非法使用農藥所致。目前,有些有害生物除高毒農藥外,還沒有很好的防治藥劑,保留一些沒有理想替代品的高毒農藥用于有效應對暴發性病蟲害的應急處置是必要的,所以全面禁止劇毒高毒農藥為時尚早,還不太現實,未來需要通過科技進步來研發更高效的替代產品。建議國家出臺扶持政策,推動農藥的創新創制工作,加快高毒農藥的替代和退市步伐。 中國農業大學農藥學教授王鵬認為,農業部數據與公眾一般認知“兩層皮”的核心是,農藥本身沒有錯,錯在使用不當。我國對農藥的管理是十分嚴格的,國際上很多發達國家還在用的農藥中國已禁止。但中國農業生產比較分散、一些農民法律意識淡薄,比如防治病蟲害加大劑量、不允許用在瓜果的農藥用在瓜果上,用完之后要隔10天至一個月才能賣,結果卻提前上市,因此此次《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三審明確提出劇毒高毒農藥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葉和中草藥材。建議加大農藥使用的監管力度,指導農民科學用藥。 以上信息均由好農資招商網小編整理而成,僅供參考。更多信息,請關注好農資招商網。 |
![]() |
![]() |
相關閱讀 |
節前農藥原藥價格走勢分析 |
2020年上半年我國農藥出口情況匯總 |
農藥需求增長確定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