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施肥看配方 農田更“健康”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5-5-6 10:40:00 |
“產量高了,用的肥料卻少了。”4月27日,欒城區南宮村趙增云說起測土配方施肥好處是贊不絕口。春耕時節,正是肥料供應的旺季,現如今我市的廣大農民已經摒棄了過去那種大水大肥的耕作方式,逐步認可了科學的測土配方施肥。而測土配方施肥,也減少了農業面源污染,為農業節本增效及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
智能配肥走進田間 在欒城區,4萬畝大田享受到了恒豐智能配肥站的個性化服務。村民趙增云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告訴記者,“種了一輩子地,還真沒想到咱這老百姓的土地也能吃上‘營養餐’,聽說測土配方施肥不僅節約成本,還能增產增效,原來一畝地(兩季)用250多斤肥料,現在配方施肥,只用150多斤就夠了,科學就是科學,真不賴。” 據恒豐智能配肥站負責人王現永介紹,按智能配肥進行科學施肥,每畝可降低化肥投入30元,既能節省種植成本,又能提高作物產量。 “農民使用配方肥料是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落腳點和關鍵點。”市土肥站李娟茹介紹說,2014年我市利用測土配方施肥項目補貼資金,啟動測土配方施肥智能配肥站建設工作,配肥站配備了可自動混配肥料的智能配肥機,智能配肥機裝載土肥技術部門提供的測土配方施肥專家系統,農戶可通過專家系統查詢自家耕地養分狀況,根據目標產量專家系統提供給施肥配方及施肥方法,智能配肥機根據施肥配方即可自動混配生產出配方肥,實現測、配、產、供、施的有效銜接。 農民施肥習慣得改變 王現永告訴記者,以前農民們為了有高產量,不管需不需要,使勁往地里施肥,造成了土壤元素的嚴重失調。長期下來,不但糧食沒有增收,反而減產。 為了能讓廣大農民認可測土配方施肥的好處,市、縣各級技術人員開展了深入的宣傳和培訓,廣大農民對開展測土配方施肥重要性的認識逐步提高,由盲目施肥變為自覺配方施肥。 現在,控制氮肥、適度降磷、增施鉀肥、配施微量元素肥料等科學施肥觀念已經日益深入農民心中,配方施肥成了農民的自覺行動,為有效改變土壤理化性狀、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打下了基礎。 為減少污染做貢獻 “有收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從這句農戶間廣為流傳的俗語就能聽出,施肥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我市從2005年開始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至今已有十年。測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測試和肥料田間試驗為基礎,根據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統籌協調土壤、作物、施肥三者關系,有針對性地補充作物所需的營養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補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補多少,實現各種養分平衡供應,滿足作物的需要。 據統計,十年來我市累計投入資金5400多萬元,完成土樣采集化驗近14萬個,化驗項目包括有機質、全氮、有效磷、速效鉀、有效銅、有效鐵、有效錳、有效鋅等13個,為我市耕地土壤進行了全面、持續的“健康摸底和體檢”。 據了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實施以來,全市累計推廣配方施肥6500萬余畝次,減少不合理用肥10萬余噸,為減少農業面源污染、農業節本增效及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 |
![]() |
![]() |
相關閱讀 |
心連心化肥公司好肥友項目建成一次投產成功 |
一周鉀肥走勢總結聚焦 |
2015年馬來西亞鉀肥招標情況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