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企業并不是農藥包裝回收全部買單者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5-5-18 9:26:00 |
近日,環保部起草《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一石激起千層浪。辦法出臺后,大家最關注的焦點無疑就是:違反相關辦法的行為將會受到怎樣的處罰?通過辦法我們可以看到,在征求意見稿中對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堅持“誰生產誰負責、誰銷售誰回收、誰使用誰交回的原則”,在第五章法律責任一項中顯示,處罰涉及到企業的生產許可證、農藥登記證,農藥經銷商的經營許可、經營資質等。 可以感覺到一只強有力的政策大手已經介入農藥生產、銷售、使用各個環節。令人不解的是,這里面只對生產企業和經銷商的責任和義務作出了具體規定,而沒有對農藥使用者做出規范,也沒有規定政府應當承擔哪些責任。看完新辦法,不禁讓人有這樣的感覺: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只是農藥制劑生產企業和經銷商的責任,不關其他環節的事。 中國是農藥生產和使用大國,每年所需的農藥包裝物高達100億個(件),其中,被農民隨意丟棄的農藥包裝超過30億個(件)。農藥包裝廢棄物管理已經到了不得不治理的時候,但新發布的辦法還需要商榷。 農藥包裝廢棄物泛濫僅僅是生產企業和經銷商不作為造成的嗎?筆者認為不是。辦法中的規定肯定會增加農藥制劑企業的負擔、限制其發展。中國農藥制劑企業長期以來都是依靠價格優勢同跨國公司競爭,如果再加入回收成本,要么企業因利潤降低而無法積累更多的研發資本,要么將回收成本轉嫁給農戶而失去價格優勢。無論哪一種結果都會打消中國農藥制劑企業對劑型研發的積極性,以后更難同跨國公司抗衡。農藥制劑企業相對原藥生產企業而言,其對環境造成的壓力要小很多,如果制劑企業沒有生存空間,會不會轉而發展原藥生產呢? 農藥電商快速發展已經打亂了農藥傳統銷售體系,經銷商已經走到了邊緣,再要他們擔負起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的責任,必定增加他們的人力成本、倉儲成本和管理成本,這將使本來就人心惶惶的農藥終端市場更加混亂。 據了解,已有部分生產企業開始重視農藥廢棄物包裝回收,大多采用“包裝廢棄物換產品”的方法,注重和當地經銷商結合,直接將農藥廢棄包裝物換成可以使用的農藥產品,但是對于若大的中國農藥市場來說還是杯水車薪。無論有沒有新辦法,農藥生產企業和經銷商都已經在行動,他們應該是回收農藥廢棄包裝的紐帶,而不應是責任主體。 |
![]() |
![]() |
相關閱讀 |
水稻赤枯病發生,注意及時排澇 |
廣東“紅黑榜”發布3家菜地禁用農藥有殘留 |
說好的漲價呢?殺蟲劑供不應求,但草甘膦價格卻疲軟下滑 !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