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人工插秧的稻田,通過高產創建的早稻畝產將增加100公斤左右!”在今天上午由省農業廳舉辦的農作物高產創建技術觀摩現場會上,海口市瓊山區紅旗鎮綜合高產示范區的早稻產量提升,引起在場人員一陣驚呼。水稻畝產的增加,首先得益于機械化和集約化的專業化服務。據當地村民介紹,從前使用傳統的人工插秧方式,一人一天僅能完成半畝,而通過高產創建,不僅用機械化整地、插秧和集約化育苗提高了效率,還增強了作物抵御災害的能力。”省農業廳種植處處長周世強表示,產量提高的同時,一批農民技術骨干也培養了出來,他們將會促進當地栽培管理水平的提高,促進我省農業實現轉型升級。據了解,自2013年以來,在農業部的安排下,我省共落實了超過90萬畝的糧、油、糖高產創建任務,涉及14個市縣、25個鄉鎮、69359戶農民。“高產創建項目不僅增產效果明顯,還輻射帶動了周邊農民推廣糧、油、糖高產生產技術,實現單產提高。”周世強說。結合我省去年底開展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農產品新品種及種植新技術的推廣不斷提速,我省糧、油、糖高產創建取得了顯著成效,作用、影響也越來越大。但受技術欠缺、種植品種單一等因素影響,我省農作物產量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仍處于較低水平,但這同時也表示我省農業發展空間仍然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