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玉米田二點委夜蛾防控策略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5-7-23 9:30:00 |
全國農技中心會同有關專家分析預測,2015年,二點委夜蛾在黃淮海大部地區中等發生,河北中南部、山東東北部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約2500萬畝。此次防控大力推廣以農業防治和物理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綠色防控技術,提倡科學用藥、局部用藥以降低農藥使用量,確保玉米生產質量安全和田間環境安全。以麥茬夏玉米田為主,小麥收獲后田間麥秸和麥糠覆蓋厚的田塊為重點。 具體防控措施如下: 農業措施:(1)深耕冬閑田。對前茬為棉田、豆田等冬閑田且沒有秋耕的地塊進行深耕,破壞二點委夜蛾越冬幼蟲棲息場所,減少蟲源基數。 (2)播前滅茬或清茬。小麥收割時在收割機上掛旋耕滅茬裝置,粉碎小麥秸稈;同時在麥田施用秸稈腐熟劑,有效減輕二點委夜蛾危害。也可結合當地秸稈能源化利用項目,將小麥秸稈清理到田外,集中回收再利用。 (3)清除玉米播種溝上的覆蓋物。根據二點委夜蛾幼蟲隱蔽怕光的特點,可在玉米播種機上加掛帶秸稈清理裝置或人工借助鉤、耙等農具,局部清理播種溝的麥秸和麥糠,露出播種溝,使玉米出苗后莖基部無覆蓋物,消除二點委夜蛾幼蟲隱蔽危害的適生環境。 物理防治:麥收時開始到玉米6葉前利用誘蟲燈對二點委夜蛾成蟲進行大面積誘殺,按每30~50畝一盞燈布燈誘殺成蟲,減少夏玉米田間落卵量,降低蟲源基數,減輕危害。 物理誘殺技術在麥收時二點委夜蛾成蟲羽化期,統一組織,利用誘蟲燈、性誘劑等大面積誘殺二點委夜蛾成蟲。 播前滅茬技術在小麥收獲時在收割機上掛上旋耕滅茬裝置,粉碎小麥秸稈于夏玉米播種前,破壞二點委夜蛾的產卵和棲息場所。 清除玉米播種溝上的覆蓋物在玉米播種機上加掛苗帶秸稈清理裝置,清除播種溝上的麥秸和麥糠,消除二點委夜蛾幼蟲隱蔽危害的適生環境。 化學防治:(1)播后苗前噴霧。秸稈未做處理且有二點委夜蛾發生可能的地塊,在夏玉米播后出苗前,要借助于高壓噴霧器噴藥防治打透覆蓋的麥秸,殺滅在麥秸上產卵的成蟲、卵及幼蟲。使用藥劑可選用甲維鹽、毒死蜱、氯蟲苯甲酰胺等藥劑,避免單獨使用菊酯類農藥。 (2)苗后噴霧。在玉米6葉期前,對大齡二點委夜蛾幼蟲發生嚴重地塊可局部噴藥防治,順壟噴撒藥液,或用噴頭直接噴淋根莖部,直接毒殺大齡幼蟲。 (3)毒餌誘殺。用毒死蜱、甲維鹽、氯蟲苯甲酰胺或辛硫磷配置毒餌,于傍晚順壟放置在經過清壟的玉米根部周圍,不要撒到玉米上。 (4)撒毒土。用毒死蜱、氯蟲苯甲酰胺等制成毒土均勻撒于清壟的玉米根部周圍,圍棵保苗,毒土要與玉米苗保持一定距離,以免產生藥害。 |
![]() |
![]() |
相關閱讀 |
棉田雜草的科學治理 |
蘿卜病毒病怎么治 |
杏樹斑須蝽的為害癥狀、發生規律、生活習性及防治措施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