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山東省政府在青島市召開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工作現場會,在山東省范圍內啟動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活動,十三五期間,全省每年要新增20個創建縣,力爭到2020年全省17市及所有涉農縣(市、區)均整建制創建為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縣。
“誰在賣藥、賣什么藥、藥賣給誰?只要這樣簡單一掃,大屏幕就會出現相關信息。”17日,在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工作現場會上,膠萊鎮新興發4C農資直營店內的工作人員嫻熟地操作著。記者看到電腦屏幕上果真顯示著,賣藥人姓名、買藥人姓名、藥品信息、交易時間等信息。市農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已由原本的5000多家,縮減至現在的38家,目前全市已實現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實名購買,可視可追溯,下一步,將全域禁售。
市農委主任由翠玉提到,管好農藥,就是管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牛鼻子”。我市將加強農藥監管列入市人大大會議案,實行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實名購買,實現可視可追溯,下一步將全域禁售。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監管,建立農藥和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實現“誰在賣藥、賣什么藥、藥賣給誰”全程可追溯,實現農產品產地信息、業主信息、檢測信息、品質信息等全程可追溯,初步構建“互聯網+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信息化監管模式。
由翠玉表示,下一步,我市還要將農產品生產過程記錄作為剛性要求,建立規范的生產過程記錄表,什么時間澆水、用藥、施肥,用的什么藥、施的什么肥,全部記錄在冊,通過互聯網,實現全市聯網、動態監管。對不合格農產品,實施“檢打聯動”,嚴厲懲處使用違禁藥物行為。實施最嚴格的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制度,將全市“三品一標”基地、農產品生產企業和合作社率先納入準出范圍,凡是進入農產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商場、超市的,必須出具《產地證明》和《自檢證明》,確保入市農產品安全。同時,加大對認證企業和認證產品的監管力度,對出現違法行為和不符合要求的,實施退出機制,堅決摘牌。去年以來累計撤銷6家違規企業的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證書,收到了良好的震懾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