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專業合作社怎樣突破“小生產大市場”困局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1-11-14 |
30日在成都開幕的第九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首次有300多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集體亮相。在帶來豐富多彩的參展農產品的同時,也向公眾集中展示了各地合作社在組織形式、生產經營、銷售流通領域的先進理念與做法。來自農業部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已達44.6萬戶,實有成員3570萬戶,占全國農戶總數的14.3%,相當于每7戶農民中就有1戶加入各類合作社。蓬勃發展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否破解農產品“小生產大市場”的困局? --一家一戶 “小生產”無奈面對“大市場”波動 對于廣大農民來說,現在除了“看天吃飯”,更重要的是“看市場吃飯”。但是,面對周期性波動的農產品市場,農民常常發出“看不懂”的嘆息。 河南省虞城縣張集鎮以出產紅富士蘋果聞名,但在去年卻有不少農民的蘋果積壓滯銷。參加本次農交會的河南省虞城縣中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海香告訴記者,2009年當地蘋果收購價從每斤一塊七八漲到兩塊五六,第二年就有不少農民把蘋果儲存起來,想等價高時再出貨,沒想到最后卻“砸”在手里賣不出去。 放眼全國,去年“蒜你狠”“姜你軍”的暴漲仍在眼前,近期國內多宗農產品價格卻紛紛走低,部分產品甚至出現暴跌局面。在全國生姜主要產區山東安丘,去年每公斤9元左右的生姜跌至0.8元;在內蒙古,土豆從去年同期的每噸1000元跌至350元;在廣西,9月份以來香蕉、紅提葡萄、荔枝等農產品紛紛遭遇銷售難…… 農業部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總站副站長趙鐵橋認為:“這些滯銷從根本上來講,還是千家萬戶分散小農生產,對市場信息把握不準,盲目跟風。”由于對市場信息反應不靈敏,大量農民僅僅從上年度農產品的價格出發安排本年度種植計劃,常常導致特定農產品集中大量上市,不僅帶來銷售困難,價格也一路走低。 另一方面,小規模、低標準的小農生產也阻礙了農產品的統一推廣銷售。種植有300多畝梨樹的王海香告訴記者:“如果一家一戶生產,質量上沒保障,有的客商根本不收。” --互助合作 農民專業合作社破題產銷困局 從2007年開始,陜西省大荔縣農民周忠朝聯合村里的蔬菜種植戶,建立起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忠朝蔬菜專業合作社”。 “我們村里種洋蔥、胡蘿卜、大蒜、辣椒的很多,但是品種太多太雜,一家一戶自己生產自己賣,不好銷售。”周忠朝告訴記者,多年“單打獨斗”的經歷使大家逐漸意識到,只有聯合起來才能有出路。幾年來,加入合作社的蔬菜種植戶統一品種、統一管理、統一銷售,規模越做越大,目前已經有800多名社員。 “組織合作社前,一斤辣椒只能賣10元,現在統一品種、統一管理,質量和口碑都上去了,一斤能賣到20元。”周忠朝說,目前加入合作社的社員種植蔬菜,每畝能賺7000至8000元。 過去,千家萬戶小農生產造成土地集約化程度不高,產量和質量均難以保障。農民專業合作社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根據市場信息統一組織種植,促進了規模化、標準化經營。同時,合作社通過統一提供農資、對成員進行內部監督管理等手段,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信譽的建立反過來促進了銷售的提升。 業內專家表示,農民專業合作社提高了農民市場談判地位,延伸了產業鏈條。合作社在生產環節能更多地依靠市場行情組織“訂單生產”避免盲目投資,在流通環節組織“農超對接”“農校對接”等平臺降低物流費用,能有效促進農民增收。 最近出版的《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報告(2006---2010)》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入社農戶的收入普遍比非成員同業農戶高出20%以上”。 --羽翼未豐 對接“大市場”仍有諸多考驗 農業部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總站副站長趙鐵橋指出,目前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經成為農村繼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各類有限責任公司之后的第四大市場主體。然而,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依然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在走向“引領農民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現代農業經營組織”之路上依然面臨多重困難。 “我們也想學電子商務,在網上動動手指賣蔬菜,但是晚上從地里回來后才有時間研究,只會些簡單操作。”55歲的周忠朝說。 趙鐵橋指出,“缺人”和“缺錢”正成為制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兩大瓶頸。目前農村外出務工的青壯年勞動力較多,具有較強市場經濟意識和經營管理能力的帶頭人比較缺乏。為解決人才匱乏難題,今年農業部門將在全國培訓19萬名合作社理事長,未來十年還要培養15000名合作社人才,同時大力支持農村青年和大學生村官參與領辦、創辦合作社。 在資金支持方面,農業部聯合相關部門出臺了合作社銷售成員的產品視同農戶自產自銷、合作社向成員提供農資免征增值稅、對合作社給予“先評級后授信再用信”解決貸款難等相關財稅、金融政策支持。 解決銷售難題也是今后合作社攻堅的方向。業內專家表示,除了推動“農超對接”“農校對接”拓展銷售渠道外,合作社還應該積極參加展銷會、農交會、團購會等各類推介促銷活動。“單個小規模合作社與其他市場主體對接時可能有些力不從心,這種情況下可采取多種方式聯合合作,如建立各類專業社聯合社等方式,從更大規模、更高層次上引導農民、引導合作社參與市場競爭。”趙鐵橋說。 同時,各類合作社還可逐步探索在城市社區、公益性農貿市場建立直銷店、連鎖店或代銷店等,實現農產品從“土地”到“餐桌”的無縫對接。 趙鐵橋認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弱者的聯合,產業是弱勢的農業,成員是貧困的農民,所在地是落后的農村,必須有相應政策扶持。”但是,政府的扶持只是一種導向,合作社的發展不能完全躺在政府懷抱里吃財政,關鍵還是廣大成員規范辦社、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成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三會”制度和分配制度,不斷增強合作社的凝聚力。 |
相關閱讀 |
廣東佛山查出農藥殘留蔬菜樣品3例 |
北京加大農藥抽檢力度 |
草甘膦助劑向環保發展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