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禁燒”從調整玉米種植品種抓起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5-9-21 10:11:00 |
秋收季節到了,秸稈焚燒又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近年來,圍繞秸稈禁燒,不少地方自上而下層層施壓,環保、農業部門嚴防死守,但焚燒現象仍然屢禁不絕。 今年開始,北京市對秸稈綜合利用難度大的山區半山區進行種植結構調整,調減玉米種植面積,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作物、花卉、蔬菜等,從源頭上解決秸稈焚燒問題。這項工作推進的情況如何?會不會影響糧食安全?記者進行了調查。 “老玉米”改行,秸稈沒了 9月中旬,記者在密云縣高嶺鎮石匣村碧水甘薯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種植基地看到,一片不太平坦的甘薯地,青翠碧綠的藤葉隨風層層波動。一大早,石匣村村民趙洪海就來到地里用割灌機為甘薯斷秧。 “還有半個多月,甘薯就可以收獲了。現在把甘薯的部分秧藤切斷,就是要減少秧藤對營養的浪費,使薯塊更多地吸收營養,提高甘薯產量。”趙洪海解釋。 43歲的趙洪海過去一直與玉米打交道,而今轉崗種甘薯,這并非他自己心血來潮。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聯手治理空氣污染的國家大戰役去年已經打響,堵住秸稈焚燒這一重要污染源勢在必行。眼下,各相關省市紛紛出臺措施,北京更是率先提出山區半山區不可機械作業的13.5萬畝農田,在2—3年內告別小麥、玉米等有秸稈作物,因地制宜改種經濟作物、花卉、蔬菜等。 趙洪海生活的石匣村,位于密云縣東北部的潮河之畔,是密云水庫一級保護區。為了保護水源,村民主要靠種玉米過日子。“種玉米棒子太簡單了,開春撒把種子,然后就揣著手等下雨,不用怎么拾掇,清閑。”回憶著過去的日子,趙洪海說道。 石匣村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因地制宜,密云縣農業服務中心決定幫助石匣村發展甘薯種植。“甘薯抗災力強,耐旱,耐瘠薄,丘陵山區也能種”,密云縣農業服務中心農機管理科科長孫書海說。為了幫助農民順利“轉崗”,密云縣派來不少技術人員駐村指導。經過一年試種,不少農民已經掌握了這門技術。 村支書宋寶君介紹,村里成立了碧水甘薯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周邊兩個村建起了1050畝的種植基地。趙洪海把家里的5畝地流轉到了合作社,“一畝地租金800元,5畝收入4000元,平常就在這里打工,每天100元工資, 每年也可以掙將近兩萬元,比種玉米強不少!”趙洪海笑容滿面。至于秸稈問題,早已不復存在,“甘薯的葉藤是非常好的飼料,一到收獲期都被養殖戶‘搶’走了!” 秸稈還田難,農民有苦衷 同石匣村一樣,京郊的山區、半山區,主要種植作物是玉米。受地形所限,大型農機上不去,秋收后,留在地里的大量秸稈,以往經常被農民一燒了之。 相關研究報告顯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每年因秸稈焚燒向大氣中排放的顆粒物有數十萬噸,區域內PM2.5日均濃度平均增加60.6微克/立方米,秸稈焚燒對大氣污染的影響非常大。“都知道焚燒秸稈污染空氣,我們也不想燒,但不燒又沒有別的辦法。”趙洪海很無奈。 按照目前的種植情況,一畝地種植玉米4000棵,可產生干秸稈2000斤左右。現在村民逐漸富裕了,幾乎家家用上了液化氣或沼氣,根本不需要秸稈做生活燃料,秸稈對農民沒什么意義。“現在種地的都上了歲數,根本沒勞力收秸稈!長途運輸成本高,養殖企業也不愿意來收!” 為啥不粉碎還田?宋寶君搖了搖頭,“拋開機械上不上得去和成本問題,單說我們山區的土壤耕作層太淺,不適宜秸稈粉碎還田這種利用方式!” 針對農民的苦衷,孫書海告訴記者,對于焚燒秸稈的弊端,群眾也知道污染環境,并存在大量安全隱患。目前各地出臺的“禁燒”措施雖然起到了一定的監管作用,但非治本之策,應該根據市場需求,大力發展秸稈產生量少的產業,真正從源頭上減少秸稈產生量。 作為北京市面積最大的區縣,密云需要退出玉米種植面積4.66萬畝,約占全市總任務的1/3。目前,這項工作進展順利,2015年已退出玉米2萬畝,明年有望全部完成。 農民得實惠,“禁燒”才長遠 據遙感衛星監測顯示,今年“三夏”期間北京火點為“零”,調整種植結構效益初步顯現。從源頭減少秸稈產生會不會影響糧食安全? 北京市農業局農業機械化管理處副調研員梁井林表示,北京的經驗歸納起來有兩條:一是因地制宜調整種植結構,二是讓農民從“禁燒”中得實惠。 目前,北京市調減玉米種植面積、減少秸稈總量,主要是針對13.5萬畝山區半山區,而對于平原地區糧食作物產生秸稈,北京強調加大資源化利用。數據顯示,2014年,北京市種植玉米132.9萬畝、小麥35.4萬畝,可收集利用秸稈108萬噸。其中,小麥秸稈已基本實現綜合利用,玉米秸稈80%實現綜合利用。因此,禁燒的政策主要針對玉米秸稈。 梁井林認為,長期以來,各地秸稈禁燒主要依靠管和罰,而政府工作也習慣依靠“管”的“硬辦法”,造成服務理念缺失。要變管理農民為服務農民,給禁燒找出路。要在“禁燒”中積極引導農民從事高效農業,并通過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方式將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實現高效農業對傳統農業的“置換”。只有禁燒區農民收益增加了,生活富裕了,秸稈焚燒的問題才能徹底解決。 如何在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中積極引導農民從事高效農業?郝家臺村第一書記王海力認為,在這方面政府應當發揮引導作用。 宋寶君告訴記者,在石匣村全面調整種植結構的過程中,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每畝種苗大約600元、肥料120元、病蟲害防疫100元……不算農機配套在內,每畝的投入達到800多元。 梁井林介紹,2015年北京市級農業部門安排了一定額度的新農村建設獎勵資金,對完成禁燒與綜合利用工作的區縣,給予專項獎勵。“堅持讓老百姓得實惠,科學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才能真正行之有效地破解秸稈禁燒難題。” 梁井林說,在產業結構調整中一定時刻本著讓百姓得實惠的基本理念,立足實際,尊重規律,尤其是農業產業規律,使“禁燒”變成一項得民心、暖民心的民生工程。 |
相關閱讀 |
河北大城縣引進植物快速育苗技術 |
湖北谷神等6家企業獲中國種子協會批準成會員 |
“你媽是你媽”是笑話 種業人怎么說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