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堅決不走濫用化學農藥的老路子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5-9-22 10:32:00 |
北京綠色防控體系:化學農藥用量減少60%以上,農殘合格率100% “舌尖上的安全”日益成為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焦點,到底什么樣的農產品才是安全的?安全的農產品是怎么生產出來的? 北京市植物保護站站長周春江說:“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必須從植保工作開始,生產出安全的農產品是植保人的社會責任”。經過近幾年的實踐,北京植保站探索形成以檢打聯動監(jiān)管體系、綠色防控技術體系、綠控平臺服務體系三部分構成的“全程綠色防控植保體系”。 農產超標,堅決銷毀 農產品安全監(jiān)管是農業(yè)系統(tǒng)的一項重要工作,“投入地里的農藥”和“地里產出的農產品”是最關鍵的兩個節(jié)點。 2012年,北京市農業(yè)局實施“檢打聯動”行動。“檢”和“打”相輔相成:“檢”即是對農藥企業(yè)和經營單位,重點加大對生產企業(yè)和基層農藥營銷點的檢查,從源頭和應用環(huán)節(jié)控制農藥使用。“打”即是對生產、銷售假劣農藥案件,采取強制停止生產、銷售不合格產品、追查不合格產品源頭、撤銷生產、銷售資質等手段,凈化農藥市場;對農產品農殘超標案件,通過下發(fā)整改通知書、撤銷認證資質、銷毀農殘超標農產品、典型案件移送司法機關查處等手段,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檢打聯動”有效地保障了老百姓的消費安全,但是生產者的病蟲害防治和增產增收問題該如何解決?“‘堵’不是唯一的辦法,‘疏堵結合’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周春江一語指出植保工作的關鍵。 因此,在啟動“檢打聯動”之后,北京市提出了以“非化學農藥防治”為核心的“綠色防控技術體系”,逐步引導生產者自覺應用綠色防控技術,解決病蟲害防治實際問題,走優(yōu)質優(yōu)價道路,解決農民增收問題。” 科學治蟲,全程把控 北京市目前在釋放天敵昆蟲以蟲治蟲、應用生物農藥以菌治菌的技術儲備基礎上,形成了以生物農藥、天敵昆蟲等”非化學防治為核心的綠色防控技術體系”。該技術體系充分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理念,在準確進行病蟲監(jiān)測及時發(fā)布預警條件下,覆蓋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植保工作重點也由“治”轉移到“防”。 今年6月22日北京市植物保護站發(fā)布了《北京市2015年農作物病蟲草鼠害綠色防控農藥與藥械產品推薦名錄》。《名錄》推薦了41家企業(yè)94種產品,其中65%是生物農藥、生物天敵和礦物源農藥,在引導農民科學選用藥、械,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提供了明確的指導。 從2013年開始,北京市植物保護站按照“五有原則”,在全市擇優(yōu)篩選基地簽約成為綠色防控示范基地,進行“全程綠色防控技術體系”的集中示范推廣。目前,北京市已建成51家全程綠色防控示范基地。數據顯示:示范基地實現了化學農藥用量減少60%以上,綠色防控技術覆蓋率100%,蔬菜產品農殘留檢測合格率100%的目標,進一步推動了北京市安全農產品建設的進程。 優(yōu)質農產品期待好價格 發(fā)現病蟲害,用化學藥劑防治一畝地只需十幾塊,而使用綠色防控技術,先進設備、物資投入大,生產過程控制標準也高,生產成本會明顯增加。成本高,賣價自然高,優(yōu)質農產品相比較而言缺乏市場競爭力。 面對高成本、低賣量,有的基地想打“退堂鼓”。周春江認為:“這樣的行為不可取,不能再走濫用化學農藥的生產方式。要真那樣的話,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農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將會遭到更加嚴重的破壞,安全農產品將無從談起。”為此,北京市植物保護站建立了“綠色防控示范服務平臺”,平臺通過微信、微博、網站對消費者進行的宣傳展示,讓消費者體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安全農產品。同時為了解決安全蔬菜與市民餐桌間的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服務平臺協助綠色防控示范基地與多家電商、零售網點等渠道合作,擴展基地安全農產品的銷售渠道。 “三個體系合為一體,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閉環(huán)的‘綠色防控植保體系’,通過源頭控制農藥使用量,生產中推廣綠色防控,搭建網絡產銷平臺,從而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重樹農產品誠信產銷體系,達到農產品優(yōu)質優(yōu)價。”周春江說。 |
![]() |
![]() |
相關閱讀 |
生物刺激素走俏農資市場,成為市場新寵 |
2019南方種植及農資市場分析大會暨中國首屆殺螨劑論壇圓滿召開 |
水稻白葉枯病危害嚴重,哪些登記用農藥防治效果好?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guī)?/a>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