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復合肥市場走勢雖然低迷,但市場還是有很多對復合肥市場的有利因素。下面小編就具體介紹下復合肥市場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一、淡儲啟動。
每年的全國磷復肥產銷會開完后,復合肥企業會出臺各自的淡儲政策,淡儲也將全面拉開。有經銷商認為,今年的情況也基本如此,目前冷靜的市場局面有望改變,廠家開工率提升,經銷商也會拿貨。
不過,預計今年經銷商的淡儲積極性不是很高,淡儲的全面啟動時間會較往年往后推一些。現在化肥產量這么大,不搞淡儲也能保障旺季化肥供應,經銷商很擔心淡儲的風險,往往要到用肥季節才會進貨。而復合肥淡儲價格也有所走低。有分析師表示,在化肥復征增值稅政策出臺后,復合肥價格乘勢漲過一段時間,但現在原材料價格已走低,復合肥生產成本降低,從成本方面來看,復合肥淡儲價格會下行,空間至少有50元左右。前期定價的廠家也會再次調整價格,即使不下調也會加大優惠力度。
二、尿素市場有所好轉。
前期尿素價格大幅下跌,對復合肥市場沖擊很大,近期尿素市場在國際價格上漲、下游接貨意愿有所增強等因素作用下,價格出現30~60元的反彈,復合肥市場的看空情緒有所緩解。
三、農業政策支撐肥市。
今年玉米等農產品價格大幅下跌,讓農戶信心頓失,甚至有人擔心國家農業政策是否有變。國際農產品價格低于國內市場這么多,是否會多從國際市場進口?實際上,這種擔心是多余的。11月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明確提到,將建立農業農村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中央預算內投資繼續向農業農村傾斜,確保農業農村投入只增不減。11月3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農業要連續增產,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守耕地紅線,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提高糧食產能,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國家對糧食、三農的基本政策不變,要變的只是適當調整完善,如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進并繼續執行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按照“價補分離”的思路,繼續實施棉花和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完善補貼發放辦法;改革、完善玉米收儲政策;完善農業補貼制度等,這給了化肥市場一粒定心丸。
雖然當下復合肥市場走勢低迷,但能看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