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磷肥市場:創新才是金飯碗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5-12-28 10:32:00 |
上半年:出口是最大亮點 1-2月份需求主要集中在國內冬儲市場,企業發貨為主,新關稅執行,出口略有起色,企業整體訂單相對充裕,支撐價格穩定。3月中下旬以后,企業國內發貨陸續結束,貨源從經銷商手中流入基層市場。4月份以后基層用肥陸續啟動,國內需求進入淡季,企業重心陸續轉移至出口市場,出口簽單增多。5-6月份,企業以執行出口訂單為主,國內夏季市場以高氮肥為主,對二銨需求寥寥,國內需求處于淡季,未出口廠家走貨承壓,停車檢修廠家增多,開工降低,廠家僅華北、華東地區有少量走貨,由于需求不多,企業調價沒有太大意義,市場平穩推進。 出口是上半年市場最大的亮點。2月份,由于春節假期,二銨市場整體維穩,成交小單居多,企業集港積極性一般,供應重心仍集中在國內市場,發貨為主。3月,印度、東南亞等國家采購需求良好,我國二銨企業出口簽單充裕,個別廠家船期已安排至5月份,集港廠家增多,離岸價格470-480美元/噸。4月,印度、孟加拉國等對二銨剛性需求存在,企業訂單充裕,無銷售壓力。6月,印度方面前期采購量較大,據相關統計,3-5月份印度進口二銨到船量約200萬噸,其國內盧比貶值,購買力受到影響,采購速度相對放緩。我國企業6月份出口訂單基本已滿, 64%二銨主流離岸價格460-470美元/噸。 下半年:冬儲市場進展緩慢 7-9月份,正值國內秋季備肥,化肥增值稅恢復征收,印度方面采購需求強勁,受此支撐,三季度二銨出口量較同期增多,價格穩定。10月份開始,印度方面采購放緩,國際需求漸弱,國際價格開始下跌,與此同時,國內秋季備肥結束,企業重心陸續向冬儲市場轉移。但受國際價格下跌以及糧食價格不高影響,冬儲進展緩慢,截至11月中旬,企業冬儲價格及政策尚未出臺,二銨冬儲價格下行預期較強,較秋季價格或有200-300元/噸的降幅。 7月,二銨市場延續平穩走勢,秋季備肥臨近,下游貿易商陸續入市詢單,受出口支撐,企業國內報價一直穩定。8月增值稅出臺之后廠家挺漲氛圍濃厚,但多數報價暫穩,增值稅具體細則出來之前,市場觀望為主。下游經銷商拿貨積極性尚可,基層拿貨不多,企業提前開票,加緊發貨。9月,二銨市場主流行情走穩,國內市場到貨量充裕,經銷商以向下鋪貨清理庫存為主,再次采購可能性不大。10月份,隨著國內華北華東秋季用肥陸續啟動,企業陸續開始準備冬儲市場,但下游貿易商打款積極性較低。11月份,二銨市場疲軟運行,磷復肥會議對市場未有明顯提振作用。國際二銨價格不斷下跌,冬儲備肥時間較長,下游對后期二銨價格心存下調預期,冬儲鋪貨進展緩慢。 明年:創新才是金飯碗 縱觀2015年,化肥所享受的鐵路運費,電價、增值稅等優惠政策逐漸被取消,化肥逐漸被市場化。展望2016,政策方面已無太多利好預期,產能過剩、供需關系再次成為主導價格的主要因素,企業間競爭或會加劇。萬眾創新的年代,創新科技、創新產品才是企業真正的“金飯碗”。 在國家提出“一控兩減”的發展目標之后,國內企業在研發、推廣新型肥料方面下苦功,取得良好成效。實際上,近年來國內新型肥料品種增加迅速,技術不斷成熟,只是在產能上尚未完全釋放。 目前,新型肥料以及配套的服務體系逐漸占據市場,傳統產品和傳統施肥方式只能無條件讓路。決定市場走向的是使用者,而非生產者。冬儲表現慘淡說明了全新的市場需求與滯后的產品、僵化的供需調節機制之間的矛盾正在加劇。 從市場角度來說,農民對于新型產品的接受程度進一步提高,產品覆蓋面也與傳統產品有了更多交叉,限制了國內二銨價格抬頭,凸顯出基層用肥理念改變后新老肥料產品在市場上的摩擦日趨激烈。未來農資市場上,產品更新換代無可避免,農業需求的變化打破了農資經銷商的經營慣性,也將持續推動國內生產企業對現有產品進行現代化的改造升級。 |
![]() |
![]() |
相關閱讀 |
2012年氮肥行業走哪條路 |
加鉀通過美國美林銀行意圖再收購德鉀 |
鉀肥進入傳統淡季,市場成交量波瀾不驚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