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減少現在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減少面源污染。”3月9日上午,來自河南最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洛陽市伊川縣城關鎮南府店村黨委書記張龍安,做客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報道中心時,呼吁政府要加大投入,研發和推廣使用新型微生物有機肥料,造福子孫后代。

張龍安說,過去的30多年,中國利用占世界9%的耕地,成功解決了占世界總人口1/5的人的吃飯問題。到2015年,中國糧食總產量已經實現十二連增,為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和社會穩定提供了基本保障。
這些年,在糧食高產的同時,化肥、農藥使用量也在不斷攀升,牲畜糞尿、秸稈等廢棄物也大量增加,已廣泛造成了農村和農田的面源污染和土壤肥力下降等嚴重問題,直接影響到城鄉人民的生活環境。
目前中國農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既要保持高產,又必須減少面源污染的雙重壓力。張龍安說,要推動清潔農業與循環農業的發展,當務之急是制定可行的技術方案來降低農業生產對化肥、農藥的依賴,減少其使用量,從而構建起支撐我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永續發展的生態與環境基礎。
為此,他建議政府出臺措施,讓農民減少對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減少面源污染。同時,加大投入,研發和推廣使用新型微生物有機肥料,可快速修復改善土壤,提升農產品品質和產量。名字解釋:面源污染:通過降雨和地表徑流沖刷,將大氣和地表中的污染物帶入受納水體,使受納水體遭受污染的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