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茄子為什么會萎蔫死亡?該怎么防治?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3-22 14:01:00 |
茄子種植中常常出現萎蔫死亡的現象,嚴重影響了產量。這種現象的主導者是黃萎病、枯萎病、根腐病。及時識別出病因,對癥下藥方可減輕損失促豐產。 一、茄子黃萎病 (俗稱“半邊瘋”)是比較難治的病害,在西紅柿、辣椒、馬鈴薯上也可發生。在葉片上,初期是葉脈間發黃。逐漸變褐,邊緣枯死或全葉枯黃,葉片好像“花西瓜皮”。觀察整個植株,可見病葉由下向上發展,拔出根后,將根和莖縱向切開,可見維管束變褐色或黑色。 茄子黃萎病苗期發病少,一般在茄子定植后不久開始發病,若遇低溫定植,發病早且重,但多在坐果后發病最多。病株表現多自下而上或從一邊向全株發展。葉片初在葉緣及葉脈間變黃,后發展至半邊葉片或整片葉變黃,早期病葉晴天時呈萎蔫狀,早晚尚可恢復,后期病葉由黃變褐,嚴重時全株葉片變褐萎垂以至脫光僅剩莖稈。劈開病根、莖分枝及葉柄等部位,可見其維管束變褐色,但無米水狀混濁液滲出,區別于青枯病。有的重病株結出的成熟果實,也可見維管束變黑褐色。 二、茄子枯萎病 病株葉片自下向上逐漸變黃枯萎,病癥多表現在一、二層分枝上,有時同一葉片僅半邊變黃,另一半健全正常。橫剖病莖,病部維管束呈褐色。 三、茄子根腐病 茄子定植后便會有發病,初發病時,白天葉片萎蔫,早、晚可復原,反復多日后,葉片逐漸變黃干枯,后整株黃枯而死,檢查莖基部,可見表皮呈褐色。在溫度達25-28℃,土壤潮濕時更容易發病。從此可見,未嫁接的大棚茄子此時正是該病的高發期。 防治措施 首先,盡量在苗期進行嫁接,既可避免各種常見根部病害,又可提高產量。要么就選用抗病品種。 再就是,實行合理輪作。與非茄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如蔥、姜、蒜等最好。 三是,培育無病壯苗。采用穴盤育苗,這樣可避免因在老棚中育苗致使苗期就感染病菌,并且在定植前選擇生物菌肥加豐收一號進行灌根。 四是,搞好栽培管理。適時精細定植茄苗,前期控制澆水,加強中耕。高畦鋪地膜,提高地溫和土壤通透性。可沖施海力(每667平方米沖一桶)可保持植株生長健壯,提高抗病性。并每隔7~10天噴施一次豐收一號調理劑,可使植株健壯,抗病性增強。 五是,選擇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及時用銅制劑1500~1000倍加豐收一號800倍混合液灌根,每株灌100毫升。同時葉面噴施琥膠肥酸銅加豐收一號,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
![]() |
![]() |
相關閱讀 |
培育芽苗菜要注意的問題 |
梨果怎樣套袋效果好 |
夏季栽培胡蘿卜注意事項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