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藥用菟絲子種植技術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4-14 11:21:00 |
菟絲子是很常見的一種植物,喜高溫濕潤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性較強。野生菟絲子常見于平原、荒地、墳頭、地邊以及豆科、蔥科、蓼科、藜科等植物地內。一旦幼芽纏繞于寄主植物體上,生活力極強,生長旺盛,最喜寄生于豆科植物上。人工栽培與豆科植物混種,生育期約lOOd左右。其種植技術如下。 1 采種與種子處理 于10月中、下旬,當蒴果將要成熟,尚未蓋裂前,及時采集果實,曬干 、脫粒后,將種子裝入布袋,懸掛于屋檐底下,避免雨淋日曬。因菟絲子屬 低溫型,必須經受冬季的低溫階段,到第2年播種后才能正常萌芽生長。 2 選地、整地 菟絲子對土壤要求不高,但宜選土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種植,有利種子萌發出苗,生長健壯。前作收獲后,及早翻耕土地,施用二銨300kg/h㎡。播入土內作基肥。于播前再淺耕1遍,整平耙細,做寬1.3m的高畦或高壟播種,播時先灌水濕潤畦面,待水滲后,土壤干濕適中時,先播大豆,培育寄主植物,后播菟絲子。 3 播種 于6月中、下旬,先播大豆,后播菟絲子,與大豆混播。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30cm先開溝條播大豆。用豆種量180~225kg/h㎡(比常規大豆播 種量約多1倍)。大豆出苗后要精心管理,確保全苗、齊苗,這是栽培菟絲子寄主植物的關鍵。首先要使大豆生長旺盛,才能為菟絲子提供良好的寄主植 物。待大豆株高20~25cm時,約15d左右,即可播種菟絲子,切勿早播,否則菟絲子出苗后,找不到寄主植物就要枯死。菟絲子播種在大豆豆棵株旁,越靠近豆棵越好,播時在大豆苗株旁順畦開溝,將菟絲子種子與細沙混拌均勻,然后均勻撒入溝內,覆蓋細肥土,以不見種子為宜,播后經常保持土壤濕潤,7d左右即可出苗,用種量為22.5kg/h㎡。 4 中耕除草 大豆出苗后,進行1次中耕除草,中耕宜淺,避免傷根,生長期雜草要除凈,避免造成品種混雜,菟絲子細莖很快就會纏繞上豆棵植株,以后可減 少除草次數,或不除草,實際上菟絲子本身就是一種雜草,但生命力極強,不會造成草荒,也不必使用除草劑。 5 采收、加工 秋分前后,當有1/3以上的豆棵枯萎時,菟絲子果殼亦已變黃,然后連同豆棵一起割下、曬干、脫粒,用竹篩將菟絲子篩出,除凈果殼及雜質,曬 干即成商品。平均產量1 500~2 250kg/h㎡。產品質量以身干、質堅硬、顆粒飽滿、無塵土或雜質、棕色者為佳。 |
![]() |
![]() |
相關閱讀 |
蘋果蘋小卷葉蛾的危害特點、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
落葵地老虎該怎么防治?有哪些方法措施? |
怎樣防除麥田黑麥草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