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是磷肥市場的銷售淡季,企業紛紛轉移焦點到出口領域。不過,就當前行情來說,國內秋產、秋銷依舊苦難重重。部分商家已陸續開始籌劃秋產、秋銷相關事宜,為秋市扳回一盤做努力。但是,業內很多人對磷肥秋季銷售并不看好。

首先,來自財經層面的信息,2014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玉米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那一年玉米大豐收,然而市場上卻出現了玉米難求的怪現象,調查后發現,其實一切源于保護農民利益的臨儲政策。但從2014年到2015年,連續兩年90%的玉米都進了國家臨儲庫。到目前為止,進入國家臨儲庫的玉米總量已經超過2億噸,達到了歷史之最。秋季北方多值喜磷玉米,但目前國庫承壓,收購價格下行或成必然,如此一來,必將影響農戶種糧積極性,繼而降低磷肥的施用量。近期農業部對農民種植意向調度分析,預計水稻、小麥等口糧品種面積穩定,玉米面積調減,特別是在地形版圖中呈東北向華北—西南—西北鐮刀彎狀分布的玉米結構調整的重點地區(“鐮刀彎”地區)玉米面積調減幅度較大,是近13年以來玉米面積首次減少。
其次,春耕以來,國內磷肥價格便一路跌勢,從去年12月備肥期開始至今,國內55%粉狀磷酸一銨出廠成交價格已由1850-2030元/噸下滑至1630-1830,均價跌幅逾200元/噸。近期雖有個別廠家意欲借化肥電價上調等原因,拉漲市場底價,但來下游買家不斷施壓,且鐵路與海運運費競相比價中,規模企業再從鐵路方面獲得優惠運價,噸公里惠額或達50元左右,扣除噸公里海運運費優惠于鐵路運費的20元,企業如果滿足鐵路方面最低單程發運量,噸公里便可省掉30元/噸,由此,因電價成本上行而產生的費用便可忽略。
再次,國際磷肥主要進口國近期采購頗為謹慎,一季度來自港口方面的信息,一銨、二銨量價齊降。二、三季度國際需求雖有望上行,但縱觀目前巴西一銨Cfr348-358美元/噸,印度二銨Cfr342-348美元/噸的現行價格來說,我們很難從市場找出足以支撐其價格上漲的因素。
綜上所述,今年秋儲,磷肥市場或仍將弱勢開頭,企業若想減壓,唯有聯合報價,減產限產,增加秋季加價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