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結構調整,種企如何頂住壓力緊跟形勢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5-9 8:48:00 |
隨著種植結構調整規劃的實施,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等地的玉米種植面積開始大幅度減少。對于種企來說,如何頂住壓力,緊跟形勢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行業人士的看法: 問:新近發布的種植業結構調整五年規劃中,要求調減籽粒型玉米種植面積,就種企而言,如何應對這一調整? 劉顯輝:首先,要充分發揮產品優勢,根據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要求,將適合全程機械化尤其是適合籽粒直收的德美亞系列早熟品種種植區域南移,使其在這些積溫高、種植條件更好的地區推廣,發揮更好作用,生產出質量好、含水量低、容重高的好玉米,提升糧食生產質量,增加農民收益。其次,要加大對常規水稻和大豆等自交作物的投入力度,充分發揮墾豐種業在常規水稻和大豆方面的研發優勢,研發和推廣更多適合黑龍江省以及東北地區種植的優良自交作物品種。此外,加強在青貯玉米、飼料玉米以及油菜等經濟作物的合作開發,促進農業產業種植結構調整。 問:此次的種植業結構調整,對種企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種企在這輪調整中怎么突出重圍? 劉顯輝:對于種企來說,主要的困難是此輪調整政策出臺得比較快,給企業調整的時間很少。當然,我們肯定會依據國家的有關政策及時進行調整。 首要調整的是研發育種方向,加大水稻、大豆以及其他適合種植結構調整區域種植的作物的育種研發力度,爭取早出品種,出好品種。同時,還要不斷提高農業技術推廣及服務水平,努力為用戶創造更高價值。除了業務調整外,我們還將加強資本運作和產業布局,借新三板融資平臺優勢和國家鼓勵種企兼并重組的宏觀政策環境,加快推動種業資源整合優化,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價值。 問:對于大部分經營兩雜種子的企業而言,籽粒型玉米種植面積的調減,使企業利潤、效益等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新形勢下種企怎么辦? 劉顯輝:新形勢下,企業首先應繼續加強兩雜作物品種的研發,培養更好的新品種,提高產品的科技附加值,從而獲取更多的單位收益;其次是及時調整補充水稻、大豆、青貯玉米、油菜等其他作物優良品種,滿足種植結構調整的需求;第三是要加強對用戶的技術支持與服務,打造以全方位終端服務為核心的市場營銷體系,樹立品牌形象,占領細分市場,不斷延伸和拓展新業務。 問:糧豆輪作的恢復,意味著大豆種植面積將會增加,然而國內大豆基本都是常規種,很難像雜交種那樣保證企業的利潤和收益,種企該怎么辦? 劉顯輝:大豆面積的增加確實對公司收益造成一定影響,但墾豐種業不僅注重經濟效益,更注重社會效益。為響應種植結構調整政策,公司將發揮大豆育種科研實力優勢,培育更好的大豆新品種。現在已有一些品系表現出高產優質的特性,審定推廣后將會使黑龍江省大豆單產水平得到較大提高,從而帶動大豆種植的收益水平的提高。我們將通過為農民提供優質大豆品種和種子,在確保農民增收的同時,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實現企業和農民的雙贏。 |
相關閱讀 |
種業經理人片面追求市場占有率將導致企業陷入危機 |
湖北:小麥良種“鄂麥596”再顯優勢 |
2015年中國種協種業機械化分會年會通知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