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番茄枯萎病怎么治?番茄枯萎病防治方法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5-11 11:11:00 |
番茄枯萎病是番茄上的常見病害之一,分布廣泛,保護地、露地栽培番茄均可發生。多雨年份發生普遍而嚴重。發病嚴重時造成植株枯萎死亡,導致嚴重減產甚至絕收。番茄枯萎病怎么防治?小編給大家總結一下,快來看看吧。 番茄枯萎病危害癥狀 番茄枯萎病多在開花結果期始發。發病初期下部葉片發黃,繼而變褐色、干枯,但枯葉不脫落,仍連在莖上。有時這種危害癥狀僅表現在莖的一側,該側葉片發黃,變褐后枯死,而另一側莖上的葉片仍正常;有的半個葉序變黃,或在一片葉上,半邊發黃,另半邊正常。也有的從植株距地面近的葉序始發,逐漸向上蔓延,除頂端數片完好外,其余均枯死。剖開病莖,維管束變褐。濕度大時,病部產生粉紅色霉層(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本病也是一種維管束系統性病害,但病程進展較慢,一般15~30天才枯死,且用手擠壓病莖橫切面或在清水中浸泡,無乳白色粘液流出,有別于青枯病。 番茄枯萎病發生特點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亞門尖鐮孢菌番茄專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l.) f. sp. lycopersici (Sacc.) Snyder et Hansen侵染引起。病菌只侵染番茄,以菌絲體或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或附著在種子上越冬,通過水流或灌溉水傳播蔓延,病菌在土壤中可營腐生生活。病菌從幼根或傷口侵入寄主,進入維管束,在植株維管束內蔓延,堵塞導管,并產出有毒物質鐮刀菌素,這種毒素隨輸導組織逐漸擴散,導致病株葉片黃枯而死,直至全株枯死。種子帶菌,可以引起幼苗發病。 病菌喜溫暖、高濕、偏酸性環境,發病最適氣候條件為土溫28℃左右。浙江及長江中下游地區主要發病盛期為春季4~6月、秋季8~10月。番茄的感病生育期是開花結果盛期。 連作、潮濕、板結、偏酸、透氣性差、移栽或中根傷根多、植株生長弱的田塊發病較重。年度間早春多雨、梅雨多雨的年份發病重。 番茄枯萎病防治要點 ①農業防治:實行3年以上輪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采用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②選用抗病品種:因地制宜選用蘇抗5號、西安大紅、蜀早3號、渝抗4號、強力米壽、佛洛雷德、強豐、皖紅1號、滿絲等抗(耐)病品種。 ③種子消毒:用0.1%硫酸銅浸種5分鐘,洗凈后催芽、播種。 ④苗床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10克,加細土4~5千克拌勻,先將1/3藥土撒在畦面上,然后播種,再把其余藥土覆在種子上。 ⑤嫁接換根:和野生番茄嫁接,防效顯著。 ⑥藥劑防治:在零星病株發病初期開始灌根保護,每隔7~10天1次,連用3~4次。藥劑可選用75%猛殺生干懸浮劑6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或70%威爾達甲托可濕性粉劑500倍,或10%雙效靈水劑200倍,每株灌藥液250毫升左右。 |
![]() |
![]() |
相關閱讀 |
冬季如何栽培優質菠菜 |
茯苓人工栽培技術綜合介紹 |
百香果潰瘍病的癥狀表現、發生規律及防控方法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