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梨樹缺鐵黃化病的發生原因、典型癥狀及矯治技術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5-17 10:38:00
    

  梨樹屬于對鐵元素比較敏感的植物,我國陜西渭北地區、湖北江漢平原、黃河故道地區和東南沿海的梨園,普遍存在著程度不同的缺鐵黃化現象,其危害性較大,輕者導致樹勢衰弱、生長滯緩、產量降低。有時伴有其它病害發生:嚴重時造成大量落葉、樹體殘缺。甚至整株死亡。現就梨樹缺鐵黃化病的發生原因、典型癥狀及矯治技術簡要闡述如下:

梨樹缺鐵黃化病的發生原因、典型癥狀及矯治技術

  1 鐵素缺乏的原因

  土壤DH值對土壤鐵元素的有效性影響很大,當pH值>6,0時,隨著土壤pH值升高,鐵元素的有效性逐漸下降,pH值達到8,0時,其有效性降到最低點。因此,通常發生缺鐵的土壤是堿性土壤。尤其是石灰質土壤和濱海鹽土。高重碳酸鹽土壤,或土壤排水不良、濕度過大、溫度過高或過低、存在真菌或線蟲為害等,使石灰性土壤中游離碳酸鈣溶解產生大量HC03-或根系與微生物呼吸作用加強產生過多CO,引起HC03-積累,均可造成缺鐵現象或加重梨樹缺鐵表現。

  高磷含量等土壤,或磷肥使用過量,也會誘發缺鐵癥狀 首先。土壤中如存在大量的磷酸根離子,可與鐵結合形成難溶性磷酸鐵鹽,不利植株根系吸收:再者。梨樹吸收了過量的磷酸根離子后,與樹體內的鐵結合形成難溶性化合物,阻礙了鐵在體內的運輸,影響鐵元素參與正常的生理代謝。

  土壤含有較多金屬離子(錳、銅、鋅、鉀、鈣、鎂),一般均能與鐵離子產生拮抗,影響植株對鐵的吸收而引起缺鐵。

  氮素形態對鐵的吸收及在樹體內的運輸均有影響。一般認為。NO3-會使根際和根質外體pH升高,誘發或加重梨樹的缺鐵失綠

  2 梨樹缺鐵的癥狀

  鐵在樹體內流動性較小,不能被再利用,所以缺鐵早期。幼葉表現癥狀更為明顯。此時老葉仍然保持正常綠色

  梨樹正常葉片葉色濃綠、光亮:植株缺鐵初期。葉片輕度褪綠,此時很難與其它缺素褪綠區分開來;中期表現為葉脈間褪綠、葉脈仍為綠色,葉網脈界限分明,這是診斷植株缺鐵的典型癥狀;嚴重缺鐵時,整個葉片脈間白化、葉脈綠黃、葉肉壞死,壞死組織范圍大的葉片會脫落,有時會出現枝條全部落葉 落葉后裸露的枝條可保持綠色達幾周時間,如鐵素供應增加,還會發出新葉,否則枝條就會枯死。枝條枯死一直可發展到主枝,甚至造成整個植株死亡。

梨樹缺鐵黃化病的發生原因、典型癥狀及矯治技術

  3 鐵素缺乏矯治技術

  3,1 農業措施增施有機肥或生草覆蓋和埋壓綠肥,增加土壤有機質,降低pH值,提高土壤中鐵元素的有效性:地勢低洼、地下水位高的果園,應注意及時排水,以減少地表鹽含量;鹽堿地梨園,早春干旱時要及時灌水壓堿 農業措施既能降低土壤pH值,又能增加土壤中鐵元素的含量,雖然見效較慢,但持續時間長,治標又治本。

  3,2 葉面噴施新梢旺盛生長期,連噴2~3次硫酸亞鐵2o0~3o0倍+尿素300倍液或黃腐酸二胺鐵200~300倍液、檸檬酸亞鐵1 000倍液、硫酸亞鐵400倍+檸檬酸2 000倍+尿素1 000倍液,對黃葉病均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但鐵進入葉片后只留在噴到溶液的點上,并很快被固定而不能移動,對噴布后生長的葉片無作用。因此葉面噴施效果較差,生產實際 中已經很少應用。

  3,3 土壤施鐵對于土壤缺鐵的梨園,在梨萌芽前或落葉后,結合施基肥。將硫酸亞鐵與腐熟的有機肥按l:5比例充分混勻,撒施于根系周圍環狀施肥溝內,覆土后灌水。這種方法對pH≤7,8的土壤,具有一定的作用。

  在堿性土壤中,單一施入的二價鐵鹽 絕大多數很快會變成三價鐵,不能被植株吸收。因此,對DH>7,8的土壤,應考慮增施有機肥、施用酸性肥料來降低土壤pH值。不同鐵的螯合物在高pH值的土壤中穩定性不同,FeEDTA (乙二胺四乙酸鐵)適合在微酸性土壤上施用,石灰質土壤則應當施用FeEDDHA f羥基苯乙酸鐵)。“挖根埋瓶”屬于土壤施鐵的一種方法,因過于費工,不適宜大面積應用。 。

  3,4 樹干施鐵 目前,通過樹干施用鐵肥的措施較多,有“樹干涂抹”“強力注射”“常壓輸液”和“置入膠囊”等 除“樹干涂抹”二價鐵接觸空氣極易被氧化外,其余方式在生產中均已獲得良好效果。

  ①強力注射法,又稱“打孔注射法”。一般在萌芽前或休眠期,用電鉆在梨樹主干離地面30~50cm處不同方位、錯落鉆孔2~3個。以壓力機械注入0.05%-0.1%的酸化硫酸亞鐵溶液(含0,1%的檸檬酸。ph值5.0-6.0)。一般6-7年生樹,每株注入濃度為0,1%硫酸亞鐵15kg;30年生以上的大樹,每株注人50 kg。注射后,以木楔堵嚴鉆孔即可 該項技術與傳統方法相比,見效快,實用性強,能達到一年復綠、二年恢復產量的顯著效果。

  ②常壓輸液法。又稱“自流注入法”。仿照醫療上的輸液法。自萌芽期開始。將盛有0,1%的酸化硫酸亞鐵溶液輸液瓶掛在樹上,把針頭插入樹體的韌皮部與木質部之間,利用藥液自上而下的自然壓力,把藥液徐徐注入樹體內。試驗表明,此法治療缺鐵黃葉病,病株葉綠素含量是土施法的1.1倍,Fe肥的利用率是土施法的483倍。但常壓輸液法仍存在一些缺陷,如輸液速度太慢。對癥狀嚴重的植株不適用:針頭的置人不嚴實。易造成藥液的滲漏;針頭出液孔小,容易被堵塞等,實際應用中應當注意

  ③置人膠囊。萌芽前,在梨樹主干離地面30-50 cm處,用電鉆向下傾斜鉆孔,直接置入特制的固體鐵肥膠囊,將鉆孔內注入適量礦泉水,再用木楔封堵鉆孔。一般每株樹用硫酸亞鐵肥膠囊1~2 g即可。與強力注射法相比,此法無需注射設備,1 min左右即可完成1株樹的膠囊置人,雖然成本大幅度降低,但作用遲緩,矯治效果不甚理想。春梢葉片可以完全復綠,秋梢葉片仍然會黃化。

  梨樹缺鐵黃化的起因復雜多樣,生產實際中應分析引起缺鐵的關鍵因素,采用針對性的措施進行矯治,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在采用矯治措施的同時,應加強梨園土肥水的管理工作,這是保持樹勢強健、獲得優質、豐產的基礎。

相關閱讀
如何給柑橘樹科學施肥
石榴霉污病有哪些危害癥狀?農戶們該怎么防治?
大棚芹菜早疫病如何早防治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