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枇杷日灼病癥狀,枇杷日灼病防治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5-23 15:43:00 |
枇杷日灼病屬非侵染性病害,是因高溫強日照使枇杷樹皮、葉片和果實受害: 1 癥狀 樹干發病常出現在陽光直射部位,初期樹皮韌皮部干腐變褐凹陷,逐漸變黑甚至發焦,后期病皮龜裂起翹。果實上,初表現為針點大小不等凹陷褐色小點,隨病情加重病斑逐漸擴大,凹陷逐漸加深。若通風干燥,受害部分果面會干燥凹陷呈干癟,色為棕褐色;若環境潮濕,則果實受害部分易腐爛并伴有果汁溢出。葉片受害,表現為葉尖部分或整個葉片變成棕褐色干枯: 2 發病特點 2.l 發病時期。果實常發生在轉色成熟期,大部分枇杷產區在5月上旬~6月中旬;枝干、葉片受害常發生在高溫強日照的6~9月。 2.2 發病條件。(1)品種成熟期。如早熟的大五星易受日灼,而中晚熟的大元種、解放鐘等則不易受日灼。(2)果實類型。一般第1批果易遭日灼,2、3批果不易;大果、轉色果易遭日灼、小果、濃綠果不易。(3)分布部位。樹冠向陽面、上部、外部果易受害,內部、下部、背陰部果不易受害。(4)樹勢。果園土肥水管理好,整形修剪合理,留果量適宜,樹勢強壯,春梢多,以葉蓋果者受害輕;管理粗放,樹勢衰弱,春梢稀少,果實外露者則受害重。(5)天氣。批杷果實轉色成熟期氣溫變化幅度小,雨水分布均勻,則日灼病發生較輕或無;若轉色成熟期遇低溫、多雨,而后又驟遇高溫強日照天氣,則發病嚴重 (6)整形修剪。采果后整形修剪不合理,開張角度太大,造成樹冠空隙過大,受陽光直射者易發生日灼;整形修剪合理,樹冠枝葉分布,則不易發生日灼。 3 防治方法 3.1 選擇適宜品種。在新植和改換良種時,應結合當地氣候條件選擇避免轉色成熟期遇高溫強日照不良氣候的抗性品種。 3.2 加強田問管理,增強樹勢。深翻改土,多施有機肥,N-P'K配合施用,使土壤肥沃疏松、保水保肥性好,從而促進樹體健壯生長,增強其抗性。 3.3 科學留果。疏果及時,留果適量 達到春梢早、多、齊、壯,利于以葉蓋果防止日灼。 3 4 合理整形修剪。采果后或高接換種時,科學整形修剪,使樹冠枝葉均勻分布,凹凸空間適宜,枝干不外露。 3 5 果實套袋。在果實第2次疏果定果后或轉色前的4月中旬,用枇把專用袋或自制紙袋套袋。 3 6 防止高溫。遇高溫天氣,采取果園連續噴水、樹體外表掛樹枝或撒濕稻草等遮陰降溫。 |
![]() |
![]() |
相關閱讀 |
怎樣防治玉米灰斑病 |
最新番茄噴花技術介紹 |
圣女果施肥該怎么做?有哪些方法措施?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