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黃芩人工種植技術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5-30 17:40:00 |
黃芩,別名黃金條根、山茶根、黃芩茶,為唇形科植物,其根供藥用, 主要成分黃芩甙、黃芩黃素、漢黃芩素和黃芩新素等,具有清熱、瀉火、解 毒、安胎等功效,主治溫病發熱、肺炎、咯血、黃疸、肝炎、痢疾、目赤、 胎動不安等到癥,為中園臨床常用中草藥之一。下面是關于黃芩人工種植技 術的詳細內容,供大家參考。 一、生物生態學特性 黃芩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50cm,主根呈圓錐狀,長10~30era ,直徑1~2era,外皮呈黃褐色,內部黃色。莖叢生,基部伏地,稍上升或 直立,分枝多而細,單葉對生,葉片披針形,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圓形, 全緣。總狀花序頂生,花偏向一側排列較密;花萼呈筒狀外面密生絨毛;花 冠呈紫色,二唇形;雄蕊4枚,2強;雌蕊1枚,子房4深裂,子房下具橙色肉 質花盤。小堅果4枚,卵形,黑色,表面具瘤,直徑約lmm,包圍于宿存萼內 。花期6-9月,果期7~10月。 黃芩喜溫和氣候,耐寒冷、干旱。原野生于山坡,地堰,林緣向陽干燥 地方。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質壤土最優,在丘陵薄地 均可種植。 二、繁殖方法 用種子和分根方式繁殖。 1.選地與整地:選擇陽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的砂質壤 土為宜,忌連作。每畝施搗碎農家肥3000kg、過磷酸鈣20kg,耕深25~ 30era。耙細整平,作寬1.2m的畦,長短不限。 2.種子繁殖:①種子采集。選生長健壯植株采集,黃芩花期長,種子 成熟期不一致,易脫落,故熟后且口采,采后曬干、打下種子、去雜質備用 。②浸種。播種前將種子用40~50℃溫水浸泡5~6h,撈出稍晾即可播種。 ③播種。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秋播在8月中旬至9月下 旬進行。按行距30~40cm開溝,溝深0.5~lcm,將種子均勻播人溝內,覆 細土,稍鎮壓后澆水,保持土壤濕潤,為保證土壤濕潤,播種后可加蓋麥秸 和稻草,以利出苗,在15~18~C的溫度下,播后10~15天左右出苗。黃芩種 子發芽率約60%,畝播種量1~1.5kg。黃芩播種覆土是關鍵,由于種子細小 頂土能力差,播種要淺、覆土要薄,播種過深覆土太厚不能出苗。 3.分根繁殖:春季黃芩未萌發新芽之前,將根挖出,切下主根供藥用 ,然后根據根莖塊的大小,將母株根莖切成若干塊,每塊有2~3個芽,按株 行距15cmx3Oem挖穴栽種,覆土壓實,澆水,10天左右可長出幼苗。此法可 縮短生長周期,但比直播的根權多。 三、田間管理 1間苗:幼苗出齊后,分2次間掉過密和瘦弱的小苗,按株距10~15cm定 苗。 2.中耕除草:幼苗出土后,及時松土除草,結合松土向幼苗四周適當 培土,1年進行2~3次,沒有雜草,有利于植株正常生長。 3.追肥:苗高10~15cm時,追施一次清淡的人畜糞水,助苗生長,提 高產量。6月底7月初,每畝追施過磷酸鈣20kg加尿素5kg,在行間開溝施下 ,覆土后澆一遍水。 4.摘除花蕾:如不收種子則剪去花枝,減少養分的消耗,促使根部生 長,提高產量。除留種田外,花期要及時打尖,選晴天剪去花蕾,可促使根 部生長。 四、病蟲防害 主要病蟲有葉枯病,危害葉片,從葉尖或葉緣向內延伸,呈不規則黑褐 色病斑,迅速蔓延,致葉片枯死。高溫多雨季節發病重。用50%多菌靈looo 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天噴藥一次,連續噴2~3次。 五、采收加工 黃芩以根入藥。種植2~3年后收獲,至秋后莖葉枯黃時將根刨出,去掉 莖葉,抖凈泥土,曬至半干時撞去外皮,然后曬干或烘干。畝產干貨150~ 200kg。 |
![]() |
![]() |
相關閱讀 |
柑桔缺素枯梢怎么防治 |
玉米田常見雜草有哪些,玉米田雜草防治技術 |
木瓜海棠可以吃嗎?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