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小麥農藥減量綜合技術有突破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6-3 10:16:00
    

  5月30日,農業部 “農藥使用量零增長戰略實施與應用”課題專題三——“農藥減量綜合技術研究”之“小麥農藥減量綜合技術研究示范”測產觀摩在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舉行。

小麥農藥減量綜合技術有突破

  由來自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山東省農藥檢定所、山東省植物保護總站、山東農業大學等七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一行來到博興縣鮑陳村的小麥示范田。現場可見,示范田小麥莖干粗,葉片和穗頭還呈現深綠色,而對照田莖干較細且有部分倒伏,穗頭基本都已成熟。現場測產結果表明:采用“種子處理+新型殺菌劑噴霧+硅鉀肥+高工效藥械”結合的農藥減量技術方案麥田每平方米平均穗數為591穗,平均穗粒數為41.5個;對照田平均穗數為551穗,穗粒數為34.6個。在農藥減量10%的情況下示范田小麥產量預計增產15%,實現了減量增產、節本增效的目標。

  京博農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廣部經理趙重峰參與了該子專題實驗設計并全程跟蹤。趙重峰表示,根據病蟲害發生危害的特點和預防控制的實際,堅持綜合治理、標本兼治的研究思路,應重點在“控、替、精、統”四個方面下功夫,即控制病蟲草害的發生基數、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代替高度高殘留農藥、推行精準科學施藥、推行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以實現統防統治。

  本次試驗示范呈現五大亮點:第一,通過研究甲氧基丙烯酸酯類化合物實用技術解決小麥田紋枯病、赤霉病、白粉病、銹病防治問題,降低農藥使用量同時還能增產;第二,通過研究復混肥(添加氨基酸、腐殖酸、微量元素等)使用技術降低化肥用量,解決土壤板結和吸收利用率不高的問題;第三,通過拌種劑應用技術研究,解決小麥田有效分蘗、增產問題;第四,通過對企業、植保部門、種植大戶連贏模式實踐摸索,啟動小麥農藥、化肥使用減量,達到減量、控害、提收益社會效益;第五,“殺蟲+營養+防病”組合,可達到防蟲、防病、抗倒伏、增產的效果,在一噴三防階段,減少農藥使用次數1~2次。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藥械處王鳳樂處長表示,“通過高效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配合機械機無人機施藥,來達到綜合減量的目的,不但減少了常規農藥化肥的使用量,同時保護了環境生態,為農民增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山東省農藥檢定所楊理健所長總結此次示范效果時說,按照地力和小麥生產制定化肥、農藥使用方案,可以大力推廣使用新肥料、新農藥,符合高效、環保的要求配方;對種植小麥進行全程管理,做到技物結合,從小麥耕種、施肥、施藥、灌溉到收獲、加工、銷售,農藥企業改變了單一賣農藥的經營模式;實行機械化的統防統治,提高了效率;減少肥料、農藥20%左右,產量卻增產10%。如果大面積推廣應用,到2020年,山東省可以實現減少農藥使用量10%,農藥利用率由36%提高到38%以上的目標。

  該專題主持人袁會珠研究員介紹:農藥減量綜合技術是指在農作物病蟲草害防治中,綜合協同采用機械耕作、抗性品種種植、肥水科學管理、通風透光栽培等技術措施的基礎上,再研究制定化學防治策略,實現植物健康栽培管理與農作物病蟲草害的綜合解決方案。即在農作物病蟲草害防治中,研究探討“機、土、肥、種、藥、管”等技術措施的協同原理和技術路線,真正實現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減少農藥用量的技術集成。

相關閱讀
2019年全球殺蟲劑市場份額預測
殺菌劑今年成農藥市場“紅人”
澳門大學研究團隊發明對“綠色百草枯”,大大減低農藥污染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