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份之后,夏季玉米備肥進入尾聲,而秋季備肥為時尚早,多數復合肥企走貨十分清淡。受此影響,企業對后期秋季肥的行情而感到擔憂,磷銨價格一路下滑,更讓市場人士對后期的秋季肥市場信心不足。

首先,主原料價格低迷,秋季肥報價承壓。眾所周知,小麥肥多為高磷肥。目前一銨依舊弱勢下滑,全國55%粉狀一銨主流出廠報價在1700-1750元/噸,因夏季肥銷售不佳,企業開工較低,下游復合肥企業采購積極性較低,一銨廠家走貨緩慢,部分廠家暫無報價,一單一議;出口方面暫無好轉跡象,據悉6月份55%顆粒一銨巴西到岸價低至290美元/噸,折合到港價已跌破1650元/噸。現64%二銨主流出廠報價2250元/噸左右,走貨略顯一般,企業集港增多,雖外商詢單量較多,但實際成交量較少,主要是因為外商要價均低于國內企業預期。市場悲觀預期較重,認為后期價格仍將會有繼續回落的風險。作為秋季肥的可替代品--二銨今年價格如此之低,必將會對復合肥秋季市場無論是走貨還是價格產生一定的沖擊。
其次,春小麥受災嚴重,冬小麥用肥需求量或將減少。冬小麥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開始播種,在我國一般以長城為界,以北大體為春小麥,以南則為冬小麥。冬小麥種植主要分兩大區域:北方冬小麥區,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北,長城以南,這里冬小麥產量約占全國小麥總產量的56%左右。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東、陜西、山西諸省區;南方冬小麥區,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主產區集中在江蘇、四川、安徽、湖北各省。而今年的南方小麥區雨水天氣較多,局部地區一個月中有20多天持續降雨,造成小麥發芽,普遍受災,質量下降,銷售十分困難,根據中國化肥網計算:一畝小麥的種植成本大約在600元,其中包括租金280元/畝,化肥130元/畝,農藥70元/畝,種子大約80元/畝,再加上人工收割費用。而目前市場上小麥的價格是0.8元/斤,畝產量大約在700斤,也就是說種植一畝小麥的保本收益在560元,沒有利潤可言,這種情況嚴重挫傷后期種植大戶的冬小麥種植積極性,局部地區或將放荒,那么秋季小麥肥的需求量將明顯減少,或將延續玉米肥的趨勢,中高端復合肥基層銷售不如往年,價格低廉的復合肥將更受歡迎。
綜上,記者從原料成本和需求兩方面進行分析,今年的冬小麥市場行情將更加嚴峻,對于未來如此殘酷的現實競爭,復合肥企業應該如何應對?再繼續走傳統的道路已經不可行,應適應基層市場需求,增加新配方產品,生產性價比較高的小麥肥,復合肥企業若想立足于秋季肥市場,必須進一步加大創新力度,加快產業優化升級,生產適合市場需求的新型肥料,才會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