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味子常見病害的防治技術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6-13 11:14:00 |
五味子種植中常見的病害為根腐病、葉枯病、白粉病等。在病害防治中使用藥劑時,必須選用經過農業部藥檢所正規登記、國家允許使用的農藥品種,以防農藥藥害對五味子生長的不良影響及高毒農藥的殘留危害。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下五味子病害的防治。 一、五味子根腐病 1、癥狀:該病一般5-8月發病。開始發病時根部與地面交界處表皮變黑,進一步皮層腐爛、脫落,形成環狀,葉片萎蔫,幾天后整株死亡。 2、發病原因:發病原因較為復雜。早春、晚秋地面晝夜變化劇烈、溫差大,處于根莖部位的組織柔嫩,抗病力低,皮層受凍感染菌類,或根莖處受到機械損傷等均會腐爛發病。澇洼積水地、較粘重土壤發病重,發育不健壯、枝蔓成熟度差的植株發病重。 3、防治方法: �、胚x擇高燥、不低洼的壤土、沙壤土地塊栽培五味子。 �、萍訌娞镩g管理,平衡施肥,增強樹勢,雨季注意排水。秋季上凍前根部培土或覆蓋秸稈,防止根莖部位受凍害,同時預防早春凍拔現象。 �、巧a作業時少傷根和植株。 ⑷發病初期選用50%多菌靈WP500倍液、或77%多寧WP500倍液等灌根,發病初期連續用藥2-3次,間隔7-10天。 二、五味子葉枯病 1、癥狀:每年5月下旬至7月上旬發病,發病時先由葉片的葉尖或邊緣干枯,然后逐步擴大到整個葉面,葉子干枯而脫落,隨之果實萎縮,造成早期落果現象。 2、發病原因:空氣潮濕,雨水偏大的條件易于發生,在果園肥料不足或偏施氮肥、地勢低洼、架面郁閉時發病比較嚴重。落葉后或萌芽前徹底清理病枝病葉,燒毀或深埋,減少越冬病原菌密度。 3、防治方法: 萌芽前全園噴施1次5波美度石硫合劑。在管理上,注意枝蔓的合理分布,避免架面郁閉,增強通風透光。 三、五味子白粉病 1、癥狀:一般先從幼葉開始侵染,葉背面出現針刺狀的斑點,逐漸上覆蓋白粉,嚴重的擴展到整個葉片。病葉由綠變黃,向上卷曲,枯萎而脫落。幼葉發病先是靠近穗軸逐漸擴展到整個果穗,病果出現萎蔫、脫落,在果梗和新梢上出現黑褐色斑點。 2、發病條件:病菌孢子在4-7℃時即可萌發,萌發的最適宜溫度為25-28℃。在高溫干旱條件下有利于發病,一般,發病初期在5月下旬至6月初,6月下旬達到發病盛期,從植株發病情況看,枝蔓過密、徒長、氮肥施得過多和通風不良的環境條件有利于此病的發生。 3、防治方法: 發病初期噴灑25%粉銹寧WP2000倍液,45%達科寧WP800-1000倍液,47%加瑞農WP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WP1000倍液等,每7-10天噴灑1次,共2-3次。 |
![]() |
![]() |
相關閱讀 |
怎樣防治大豆根潛蠅 |
如何有效提升土壤有機質 |
蘑菇猝倒病的防治法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