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細辛病害種類及其防治方法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6-17 16:21:00 |
細辛是一種地道的中藥材,具有祛風散寒,行水氣等功能。隨著種植業結構調整和林下經濟的發展,人工栽培細辛發展迅速,栽培面積逐年增加,己成為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產業之一。在生產過程中,細辛在每個不同的時期都有可能受到病害的危害,不僅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嚴重時還會對細辛造成毀滅性的危害,現將細辛生產中常見的幾種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一、細辛立枯病 1.1 癥狀 病原菌侵入幼莖后,向莖內和上下擴展,莖基部先呈現黃褐色病斑,后變成暗褐色,逐漸深入莖內而腐爛,從而隔斷輸導組織,致使植株萎蔫,枯死。 1.2 防治方法 (1)秋季深翻土壤,將病殘體翻人土壤下層:不使用帶病菌的肥料;與禾本科作物輪作3年以上. (2)施時播種,縮短易感病期:雨季及時清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及時上網遮陰,以防土溫過高,光照過強,灼傷苗子,造成傷口,使病菌易于侵染. (3)播種和移栽前用50%多菌靈35~4千克/公頃或用木霉制劑1~15克/或惡霉靈1克/處理土壤:播前用種子重量0.5%的50%多菌靈拌種. (4)出苗后可選用65%代森錳鋅或5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交替噴霧1~2次;幼苗發病初期,用惡霉靈2000倍或15%立枯靈乳劑500~1000倍液澆灌土壤處理。 二、細辛葉枯病 2.1 癥狀 主要為害葉片,也能侵染葉柄及花果.葉上病斑近圓形,具有明顯的同心輪紋.淺褐色至棕褐色.病斑邊緣具紅褐色暈圈.發病嚴重時病斑匯合,穿孔,整個葉片枯死.葉柄病斑梭形,黑色,凹陷.花果上病斑圓形,黑褐色.高濕條件下病部可產生褐色霉狀物. 2.2 防治方法 (1)秋季植株枯萎后徹底清除田間病殘體,集中燒掉,再用50%代森錳鋅500倍液或硫酸銅300倍液噴床面消毒. (2)充分利用林下自然遮陽栽培細辛,或上掛遮陽網栽培細辛以減輕發病;栽培前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苗3~4小時. (3)發病初期用50%撲海因800倍,5%速克靈1200倍液或5%萬霉靈500倍液噴霧,每1~15天1次,連噴3~5次. 三、細辛菌核病 3.1 癥狀 主要為害根部,莖,葉,果次之.初期地上部分與健壯植株無異,僅口十片逐漸褪綠變黃,葉上出現圓形,褐色或粉紅色病斑;后期則出現萎蔫,此時地下根系已潰爛,根內部組織已腐敗分解,表皮內外附有大量黑色菌核. 3.2 防治方法 (1)低洼地要做高床栽培,雨季注意排水防澇,及時中耕除草,增強土壤通透性和提高地溫,合理配施氮,磷,鉀肥,促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能力。遮黃瑞賢等:細辛病害的種類及其防治技術35蔭不要過大,保證適當的透光率。 (2)建立無病種苗基地,選擇無病苗移栽;對重病區要單獨管理,不能對病苗進行移栽,發病率達到60%的地塊,應全部挖出加工.對零星發病的輕病區,應及時挖出病株燒掉,用50%多菌靈500倍液澆灌或用生石灰消毒,防止病害擴散為害。 (3)早春出苗前和晚秋植株枯萎后,用1%的硫酸銅或50%代森銨600—800倍液噴床面進行消毒.栽種前用50%多菌靈2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種苗3—5分;發病嚴重時用50%多菌靈200倍液加50%代森錳鋅600倍液混合澆灌病穴。 四、細辛銹病 4.1 癥狀 主要為害葉片和葉柄,也可為害花和果.冬孢子堆葉兩面生,圓形或橢圓型.初期生子寄主表皮下呈丘狀隆起,后期破裂呈粉狀,黃褐色至栗褐色,在葉片上排成圓形,葉正面比背面明顯,直徑4—7毫米.冬孢子堆在葉柄上呈橢圓型或條狀,可環繞葉柄使期腫脹.嚴重發病時整個葉片枯死. 4.2 防治方法 (1)秋季徹底清除田間病株殘體并集中燒掉. (2)發病初期摘除病葉,降低田間菌源量;雨季及時排除積水. (3)發病期用25%粉銹寧1500倍液,95%敵銹鈉300倍液加0.2%洗衣粉或62.25%仙生600倍液噴霧,每10天1次,連噴2—3次。 五、細辛疫病 5.1 癥狀 主要侵害葉片,葉柄基部,葉片上病斑較大,呈水浸狀,圓形,暗綠色,空氣潮濕大時,病斑上產生大量白色霉狀物多雨高濕條件下,發病較快,葉柄軟化折倒,葉片軟腐下垂,致使細辛成片死亡。 5.2 防治方法 (1)清除病殘葉,輪作,注意通風排水. (2)在發病初期噴施代森銨6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防治,或在雨季來臨之前噴施40%乙磷鋁300倍液,7—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 |
![]() |
![]() |
相關閱讀 |
冬亞麻栽培技術措施詳解 |
辣椒疫病嚴重打什么藥好,有哪些防治措施 |
防治綠豆象蟲注意事項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